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国家行政管理论文--公安工作论文--公安行政工作论文

现代性条件下警察的自我认同问题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引言第10-11页
1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现代性条件下警察自我认同问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现代性条件下警察自我认同问题研究的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6页
    1.3 现代性条件下警察自我认同问题研究的思路、方法和创新之处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创新之处第17-18页
2 转型背景:现代性与现代警察第18-24页
    2.1 现代性的内涵及其萌芽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现代性的内涵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现代性的萌芽第18-19页
    2.2 现代性对现代警察的影响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现代性的发展与现代警察制度的诞生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现代性的深入与现代警察职能的演变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现代性的隐忧与现代警察个体自我认同的需要第21-24页
3 界定认同:警察自我认同问题的本质第24-34页
    3.1 警察自我认同的概念辨析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自我认同的产生根源:终极性与现代性的统一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自我认同的表现形式:主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自我认同的实现途径: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警察个体的自我认同:警察个体对警察身份的认可第25-26页
    3.2 警察自我认同的主客体关系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警察自我认同的主体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警察自我认同的客体第26-27页
    3.3 警察自我认同的主要内容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警察身份所体现的价值属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警察身份所要求的职业素养第28-29页
    3.4 警察自我认同的形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认知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评价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意志第30页
    3.5 警察自我认同的根源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共同的理想是警察自我认同的方向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共同的利益是警察自我认同的基础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共同的制度是警察自我认同的保障第31-32页
    3.6 警察自我认同的功能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形成警察个体的身份识别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凝聚警察个体的价值共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3 实现警察个体的精神归属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4 提升警察个体的工作动力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5 建立和谐有力的警察群体第33-34页
4 探析危机:警察自我认同危机的成因及表现第34-43页
    4.1 警察自我认同危机的内涵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自我认同危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警察自我认同危机第34-35页
    4.2 警察自我认同危机的成因第35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全球化时空观与自我认同的内在矛盾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信息时代与警察身份认同的崩塌瓦解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价值多元与警察精神世界的碎片化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权威式微与警察自我评价的负效应第38-39页
    4.3 警察自我认同危机的表现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道德框架上的分裂与失范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心理体验上的焦虑与倦怠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职业发展上的偏差与错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知识技能上的欠缺与不足第42-43页
5 重塑自我:警察自我认同培育的思路第43-53页
    5.1 警察自我认同培育的逻辑起点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坚持培育工作的方向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坚持培育工作的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坚持培育工作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第44页
    5.2 警察自我认同培育的主体定位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领导决策型主体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内涵阐释型主体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贯彻执行型主体第45页
    5.3 警察自我认同培育的实施思路第45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精神锻造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心理干预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激励引导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能力强化第49页
    5.4 警察自我认同培育的保障思路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警营工作环境的保障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警营交往环境的保障第51-53页
结论第53-54页
参考文献第54-58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58-59页
致谢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苏粤两省公安文化建设比较研究
下一篇:荷兰毒品政策及对我国禁毒工作的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