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6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综述 | 第14-15页 |
1.2.3 文献简评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框架和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思路框架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理论基础 | 第19-29页 |
2.1 互联网企业的价值创造机制 | 第19-21页 |
2.2 现行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及其对互联网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1-26页 |
2.2.1 收益法 | 第22-23页 |
2.2.2 成本法 | 第23页 |
2.2.3 市场法 | 第23页 |
2.2.4 实物期权法 | 第23-24页 |
2.2.5 现行价值评估方法对互联网企业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3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的新思路 | 第26-29页 |
第3章 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模型的构建 | 第29-42页 |
3.1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互联网企业价值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| 第29-32页 |
3.1.1 构建思路 | 第29页 |
3.1.2 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29-32页 |
3.2 模型构建 | 第32-42页 |
3.2.1 企业价值的期权特性及按实物期权法的估价 | 第33-35页 |
3.2.2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B-S定价修正 | 第35-42页 |
第4章 聚美优品公司价值评估 | 第42-51页 |
4.1 聚美优品公司简介 | 第42-44页 |
4.2 聚美优品公司股权价值估算 | 第44-51页 |
4.2.1 实物期权法计算股权价值 | 第44-46页 |
4.2.2 引入模糊综合评价的修正 | 第46-49页 |
4.2.3 评估结果分析 | 第49-51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5页 |
附录 | 第55-5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| 第56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