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4-22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的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理论意义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现实意义 | 第16页 |
·本文研究范畴的界定 | 第16-17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·本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| 第18-19页 |
·主要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| 第19-20页 |
·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2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22-31页 |
·国外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理论文献综述 | 第22-27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特征 | 第22-23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相关内容研究 | 第23-27页 |
·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规制理论文献综述 | 第27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理论分析 | 第31-54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必要性 | 第31-33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的特殊性 | 第31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退出壁垒 | 第31-33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在金融规制中的重要性 | 第33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理论框架 | 第33-42页 |
·规制机构模式选择 | 第34-35页 |
·规制标的及规制方式 | 第35-37页 |
·规制手段 | 第37-38页 |
·规制标准和条件 | 第38-41页 |
·规制流程 | 第41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的法律法规体系 | 第41-42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经济学分析 | 第42-53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理想边界区间分析法 | 第42-45页 |
·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博弈分析 | 第45-5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4章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现状、问题与成因分析 | 第54-83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现状 | 第54-65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演变 | 第54-57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体制现状 | 第57-60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体系现状 | 第60-62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法律法规现状 | 第62-65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65-72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65-68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68-71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法律法规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71-72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72-81页 |
·理论认识上的误区 | 第72-73页 |
·政府职能的越位与缺位 | 第73页 |
·社会转型原因 | 第73-8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1-83页 |
第5章 部分发达国家(地区)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比较研究与借鉴 | 第83-94页 |
·部分发达国家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基本情况 | 第83-87页 |
·美国 | 第83-85页 |
·英国 | 第85-86页 |
·日本 | 第86-87页 |
·部分发达国家(地区)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的特点 | 第87-90页 |
·健全的规制体制 | 第87-89页 |
·完善的规制体系 | 第89-90页 |
·对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的借鉴 | 第90-9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2-94页 |
第6章 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对策 | 第94-111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| 第94-95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规制改革的对策 | 第95-109页 |
·规制体制改革对策 | 第95-100页 |
·规制体系改革对策 | 第100-107页 |
·我国非银行金融机构退出法律法规体系的改革对策 | 第107页 |
·加强规制环境的治理和完善 | 第107-10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9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9页 |
附录 | 第119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-12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| 第124-12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