壳资源估值研究--以顺丰借壳鼎泰新材为例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1 引言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1 学术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.2 实用意义 | 第10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0-13页 |
1.3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3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3.3 文献述评 | 第13页 |
1.4 研究假设 | 第13-14页 |
1.4.1 基本逻辑假设 | 第13-14页 |
1.4.2 估值环境假设 | 第14页 |
1.5 研究内容 | 第14-16页 |
1.6 案例研究设计 | 第16-17页 |
2 壳资源估值相关理论基础 | 第17-34页 |
2.1 壳资源与壳公司 | 第17-18页 |
2.1.1 壳资源 | 第17页 |
2.1.2 壳公司 | 第17-18页 |
2.2 借壳上市 | 第18-19页 |
2.3 借壳上市的原因剖析 | 第19-23页 |
2.3.1 借壳方融资发展需要 | 第19页 |
2.3.2 售壳方转型重组需要 | 第19-20页 |
2.3.3 借壳上市具备的相对优势 | 第20-23页 |
2.4 壳资源自身价值的来源 | 第23-25页 |
2.4.1 融资效应 | 第23页 |
2.4.2 商誉效应 | 第23-24页 |
2.4.3 并购效应 | 第24-25页 |
2.4.4 政策效应 | 第25页 |
2.4.5 避税效应 | 第25页 |
2.5 壳资源价值的影响因素 | 第25-27页 |
2.5.1 壳资源的供求关系 | 第26页 |
2.5.2 IPO制度 | 第26页 |
2.5.3 壳资源的品质高低 | 第26-27页 |
2.5.4 上市再融资的难易程度 | 第27页 |
2.6 传统估值方法 | 第27-29页 |
2.7 实物期权法 | 第29-34页 |
2.7.1 概念的引入 | 第29页 |
2.7.2 壳资源的期权属性 | 第29-31页 |
2.7.3 实物期权B-S模型假设 | 第31-32页 |
2.7.4 模型定价公式及变量分析 | 第32-34页 |
3 顺丰借壳上市案例概况 | 第34-41页 |
3.1 交易双方基本情况 | 第34-37页 |
3.1.1 壳公司鼎泰新材 | 第34-36页 |
3.1.2 借壳方顺丰控股 | 第36-37页 |
3.2 顺丰借壳上市的原因剖析 | 第37-39页 |
3.2.1 前有强敌,后有追兵 | 第37-38页 |
3.2.2 价格大战,利润走低 | 第38-39页 |
3.2.3 流动不足,财务掣肘 | 第39页 |
3.3 交易方案 | 第39-41页 |
4 鼎泰新材壳资源估值分析 | 第41-52页 |
4.1 市场法估值 | 第41-43页 |
4.1.1 可比公司选择 | 第41-42页 |
4.1.2 市盈率估值 | 第42-43页 |
4.2 B-S实物期权法估值 | 第43-50页 |
4.2.1 距离期权到期日时间和无风险利率 | 第44页 |
4.2.2 交易的标的资产现价 | 第44-46页 |
4.2.3 期权的实际交割价格 | 第46页 |
4.2.4 标的资产价格波动率 | 第46-49页 |
4.2.5 代入参数估值 | 第49-50页 |
4.3 估值结果分析 | 第50-52页 |
5 结论与建议 | 第52-54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52-53页 |
5.2 相关建议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8页 |
附录 | 第58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