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高送转与大股东减持:机缘巧合还是谋定后动--以云意电气为例

中文摘要第3-4页
英文摘要第4-5页
1 绪论第9-17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第9-12页
    1.2 选题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选题理论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选题现实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创新点第16-17页
2 相关概念和文献综述第17-25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“高送转”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公司价值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股东减持第18-19页
    2.2 文献综述第19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“高送转”动机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“高送转”市场效应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“高送转”超额收益的解释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大股东减持与超额收益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大股东“掏空效应”第23-24页
    2.3 文献评述第24-25页
3 我国“高送转”现状第25-31页
    3.1 我国股利分配现状—“重送转,轻派现”第25-26页
    3.2 近年上市公司“高送转”趋势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施“送转”公司数量和送转比例同步增长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施“送转”公司的送转能力不断下降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业绩不佳的公司倾向于“高送转”政策第28-29页
    3.3 我国上市公司“高送转”动因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公司发展信号的传递动机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公司的股本扩张动因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股票股利助力股东减持的动机第30-31页
4 云意电气“高送转”案例回顾第31-36页
    4.1 公司主营业务简介第31页
    4.2 公司治理结构及股权结构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公司管理层与大股东身份重合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公司股权相对集中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公司历史股利分配情况第32-33页
    4.3 云意电气实施“高送转”的事件经过第33-35页
    4.4 云意电气实施“高送转”的事件结果第35-36页
5 云意电气实施“高送转”的动因分析第36-54页
    5.1 实施“高送转”动因:价值低估第36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现金流量法第37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务期权法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相对价值法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公司估值与市值对比:市值没有被低估第43-44页
    5.2 “高送转”动因分析:股本扩张第44页
    5.3 “高送转”动因分析:增加流动性第44-46页
    5.4 “高送转”动因分析:传递发展信号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前景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公司自身发展能力判断第47-48页
    5.5 “高送转”真实动因:助力减持第48-5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送转方案自身存疑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大股东资金需求紧张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大股东强烈资本增值需求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4 公告发布和减持时点存在关联第51-52页
    5.6 案例小结第52-54页
6 结论和意义第54-58页
    6.1 本文结论第54页
    6.2 相关建议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对监管层的建议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对中小投资者的建议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3 对上市公司的建议第57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融资解决新三板公司资金需求研究--以普金科技为例
下一篇:应收账款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效果研究--以金科股份应收账款ABS计划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