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建筑基础科学论文--电子计算机在建筑中的应用论文

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与结构、给排水专业的协同设计流程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3-2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信息化时代下的建筑产业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最近几年国内各省市的BIM政策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企业、建筑设计项目中的应用第15-16页
    1.2 BIM技术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BIM技术在现阶段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企业的实施案例及存在的问题第18-19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9页
    1.4 解决问题的基础及研究范围界定第19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理论基础━━━协同学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技术基础━━━BIM(建筑信息模型)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协同设计研究范围界定第22-23页
    1.5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BIM技术研究现状分析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协同设计研究现状分析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3 基于BIM的协同设计研究现状分析第25-27页
    1.6 论文内容安排及框架第27-29页
第二章 协同与BIM技术第29-47页
    2.1 协同设计的发展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从手绘到计算机辅助的协同设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以BIM技术为基础的协同设计第30-31页
    2.2 协同工作的影响因素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建筑设计中的结构参与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建筑设计中的设备参与第32-33页
    2.3 BIM技术的应用第33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BIM的由来及概念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BIM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应用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BIM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BIM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BIM在设备中的应用(设计阶段)第39-41页
    2.4 基于BIM技术的协同方法介绍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两种协同模式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两种协同模式的比较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项目的拆分与协同模式选择的原则第44-45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第三章 协同平台的搭建第47-61页
    3.1 人员配置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结构BIM人员的配置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给排水BIM人员配置第4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建筑专业BIM人员的配置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人员配置小结第50页
    3.2 IT基础构架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硬件设施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集中数据服务器及配套设施的部署第51-52页
    3.3 项目样板的制作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项目样板的制作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项目样板的制作展示第53-56页
    3.4 专业间信息的协同第56-57页
    3.5 模型深度标准的建立第57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模型标准深度的建立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建筑专业Revit模型深度标准展示第57-61页
第四章 协同步骤的分解第61-92页
    4.1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与结构专业的协同(以框架结构为例)第61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方案设计阶段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初步设计阶段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深化设计阶段第64-65页
    4.2 框架结构协同设计实例模拟应用第65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传统CAD技术结构设计已有成果说明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方案设计阶段过程及成果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初步设计阶段过程及成果第67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深化设计阶段过程及成果第72-75页
    4.3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与给排水同设计流程第75-8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方案设计阶段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初步设计阶段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深化设计阶段第78-80页
    4.4 给排水协同设计实例模拟应用第80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传统CAD技术给排水设计已有成果说明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方案设计阶段过程及成果第8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初步设计阶段过程及成果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深化设计阶段过程及成果第82-85页
    4.5 流程对比研究第85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传统协同流程介绍及不足第85-88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基于BIM技术的协同流程特点及自身的不足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建模与绘图的对比第89-91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91-92页
第五章 建筑与结构、给排水协同设计流程第92-125页
    5.1 方案设计阶段第92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方案设计阶段协同步骤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例过程第93-9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方案阶段协同设计流程总结第97-98页
    5.2 初步设计阶段第98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初步设计阶段协同步骤第98-10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例过程第100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初步设计阶段协同流程总结第104-105页
    5.3 深化设计阶段第105-11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深化设计阶段协同步骤第105-10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实例过程第106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深化设计阶段协同流程总结第113-115页
    5.4 协同流程应用成果展示第115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部分模型及图纸展示第115-11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对解决的传统协同流程中的问题展示第119-121页
    5.5 协同流程的应用分析第121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协同平台的搭建分析第121-12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协同流程应用难点分析第122-12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流程实施建议第123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123-125页
第六章 结语第125-130页
    6.1 论文总结第125-128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协同流程总结第125-12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协同流程的优势及应用推广建议:第126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1.3 论文小结第127-128页
    6.2 论文不足第128-129页
    6.3 前景展望第129-130页
参考文献第130-133页
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3页
    个人简历第133页
    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3页
    个人BIM经验第133页

论文共13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医疗输液的远程监控系统研究
下一篇:超稳和超低相位噪声低温蓝宝石振荡器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