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2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4页 |
1.1.1 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农产品质量安全 | 第13-14页 |
1.1.3 农产品电子商务与农户安全生产行为 | 第14页 |
1.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1.2.2 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的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3.1 本文的技术路线 | 第15页 |
1.3.2 本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6-17页 |
1.4.1 本文的创新 | 第16页 |
1.4.2 本文的不足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农户安全生产相关理论分析 | 第17-21页 |
2.1 安全农产品相关概念 | 第17页 |
2.2 农产品电子商务相关概念 | 第17页 |
2.3 农户行为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4 计划行为理论 | 第18页 |
2.5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8-20页 |
2.5.1 国外相关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5.2 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9-20页 |
2.6 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三章 从事电子商务农户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| 第21-30页 |
3.1 样本数据来源 | 第21页 |
3.2 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描述性分析 | 第21-24页 |
3.2.1 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个体因素 | 第21-22页 |
3.2.2 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家庭经营情况 | 第22页 |
3.2.3 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在农资市场选择情况 | 第22-23页 |
3.2.4 从事农产品电子商户农户农业技术指导来源 | 第23页 |
3.2.5 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 | 第23页 |
3.2.6 政策推广方面 | 第23-24页 |
3.3 农户安全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| 第24-27页 |
3.3.1 研究假说 | 第24页 |
3.3.2 模型及变量的选取 | 第24-27页 |
3.3.2.1 模型的选取 | 第24-25页 |
3.3.2.2 变量的选取 | 第25-27页 |
3.4 从事农产品电子商务农户安全生产行为计量分析与结果 | 第27-30页 |
3.4.1 农户的年龄 | 第27页 |
3.4.2 家庭耕地面积 | 第27-28页 |
3.4.3 购买种子的选择 | 第28页 |
3.4.4 农业技术指导 | 第28页 |
3.4.5 农户的个体特征 | 第28页 |
3.4.6 农业收入比重 | 第28-29页 |
3.4.7 化肥市场选择和农药市场选择 | 第29页 |
3.4.8 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 | 第29页 |
3.4.9 加强安全农产品知识普及教育的意愿 | 第29-30页 |
第四章 普通农户安全生产影响因素分析 | 第30-36页 |
4.1 样本数据来源 | 第30页 |
4.2 普通农户描述性分析 | 第30-32页 |
4.2.1 普通农户个体因素 | 第30页 |
4.2.2 普通农户家庭经营情况 | 第30-31页 |
4.2.3 普通农户在农资市场的选择 | 第31页 |
4.2.4 普通农户农业技术指导来源 | 第31-32页 |
4.2.5 普通农户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 | 第32页 |
4.2.6 政策推广方面 | 第32页 |
4.3 模型的选择和变量说明 | 第32页 |
4.4 普通农户安全生产行为计量分析与结果 | 第32-36页 |
4.4.0 农户的年龄 | 第33页 |
4.4.1 家庭耕地面积 | 第33页 |
4.4.2 农业收入比重 | 第33-34页 |
4.4.3 农业技术指导 | 第34页 |
4.4.4 个体特征 | 第34页 |
4.4.5 农业劳动力规模 | 第34页 |
4.4.6 农资市场选择 | 第34页 |
4.4.7 安全农产品的生产意愿 | 第34-36页 |
第五章 从事电子商务农户与普通农户安全行为对比分析 | 第36-38页 |
5.1 年龄 | 第36页 |
5.2 家庭耕地面积 | 第36-37页 |
5.3 农资市场选择 | 第37页 |
5.4 农业收入比重 | 第37页 |
5.5 农业技术指导 | 第37-38页 |
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| 第38-42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38-40页 |
6.1.1 安全生产行为与农户个体因素 | 第38页 |
6.1.2 安全生产行为与家庭经营 | 第38页 |
6.1.3 安全生产行为与农资市场 | 第38-39页 |
6.1.4 安全生产行为与农业技术指导 | 第39页 |
6.1.5 安全生产行为与安全农产品生产意愿 | 第39页 |
6.1.6 安全生产行为与农业收入比重 | 第39-40页 |
6.2 建议 | 第40-42页 |
6.2.1 鼓励年轻劳动力加入农业生产 | 第40页 |
6.2.2 支持农业产业组织化发展加强组织化创新 | 第40页 |
6.2.3 加强农业技术标准化的推广 | 第40-41页 |
6.2.4 加大对农户安全生产的培训和服务 | 第41页 |
6.2.5 加大对农户财政补贴,弥补生产成本 | 第41页 |
6.2.6 加强对农资市场的监管 | 第41页 |
6.2.7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体系 | 第41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附录 | 第45-47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