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提要 | 第1-7页 |
绪论 | 第7-21页 |
1. 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| 第7-10页 |
2.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7页 |
3. 研究思路及本文的创新 | 第17-21页 |
第1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在历史转折中奠定基础 | 第21-41页 |
·德育指导思想的正本清源 | 第22-28页 |
·思想体系 | 第22-27页 |
·实际工作 | 第27-28页 |
·德育地位的反思与恢复 | 第28-34页 |
·德育地位上的两种错误倾向 | 第29-30页 |
·德育首要地位的恢复 | 第30-34页 |
·德育目标的批判与重构 | 第34-41页 |
·批判“四人帮”对德育目标的篡改 | 第34-37页 |
·重建全面发展的素质标准 | 第37-41页 |
第2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在全面改革背景下形成轮廓 | 第41-83页 |
·“两个文明”的基础保证 | 第42-53页 |
·物质文明建设的有力保证 | 第43-48页 |
·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 | 第48-53页 |
·“三个面向”的战略方针 | 第53-62页 |
·主导性:面向现代化 | 第54-57页 |
·全局性:面向世界 | 第57-61页 |
·前瞻性:面向未来 | 第61-62页 |
·“四有”新人的人才标准 | 第62-73页 |
·“四有”的形成 | 第63-65页 |
·“四有”的定位 | 第65-73页 |
·整体德育的系统构建 | 第73-83页 |
·德育主体的全员发动 | 第74-79页 |
·德育途径的全方位渗透 | 第79-83页 |
第3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在反对西方思潮中深入发展 | 第83-107页 |
·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强调民主法制教育 | 第83-93页 |
·“稳定压倒一切” | 第84-87页 |
·加强民主法制教育 | 第87-93页 |
·在反思十年德育中强调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和艰苦奋斗教育 | 第93-99页 |
·“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思想政治教育抓得不够” | 第93-94页 |
·加强四项基本原则教育 | 第94-97页 |
·加强艰苦奋斗教育 | 第97-99页 |
·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强调反对“和平演变”教育 | 第99-107页 |
·“和平演变”战略的由来与发展 | 第100-102页 |
·反对“和平演变”教育的基本思路 | 第102-107页 |
第4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背景下走向成熟 | 第107-124页 |
·南方谈话:邓小平德育思想的新高度 | 第107-117页 |
·社会主义本质理论:坚持德育的中国特色 | 第108-112页 |
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:坚持德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与超越 | 第112-115页 |
·“三个有利于”理论:坚持德育的价值尺度 | 第115-117页 |
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背景下确立指导地位 | 第117-124页 |
·指导意义 | 第118-121页 |
·历史地位 | 第121-124页 |
第5章 邓小平德育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创新发展 | 第124-137页 |
·坚持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积极推进德育工作 | 第124-130页 |
·“四个多样化”、“四个如何认识”:德育形势的新判断 | 第124-127页 |
·“以德治国”:德育地位的新提升 | 第127-128页 |
·“三个代表”重要思想:德育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| 第128-130页 |
·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 | 第130-137页 |
·“以人为本”:德育理念的新境界 | 第130-132页 |
·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:德育内容的新拓展 | 第132-134页 |
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:德育任务的新诉求 | 第134-137页 |
结论 | 第137-1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39-14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47-148页 |
后记 | 第148-149页 |
论文摘要 | 第149-152页 |
ABSTRACT | 第152-1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