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| 第10-13页 |
1.2.1 国外研究概况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研究概况 | 第11-13页 |
1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| 第13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4页 |
1.5 创新之处 | 第14-15页 |
1.6 研究路线图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 | 第17-23页 |
2.1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相关概念 | 第17页 |
2.1.1 资源型城市的概念 | 第17页 |
2.1.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定义 | 第17页 |
2.1.3 可持续转型发展内涵 | 第17页 |
2.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相关理论 | 第17-21页 |
2.2.1 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| 第17-18页 |
2.2.2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| 第18页 |
2.2.3 区域经济学理论 | 第18-19页 |
2.2.4 城市更新理论 | 第19页 |
2.2.5 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模式理论 | 第19-21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YZQ发展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| 第23-31页 |
3.1 YZQ简介 | 第23-24页 |
3.1.1 地理位置 | 第23页 |
3.1.2 地域范围 | 第23页 |
3.1.3 自然条件 | 第23页 |
3.1.4 矿产资源 | 第23页 |
3.1.5 YZQ形成与发展的历史沿革 | 第23-24页 |
3.2 YZQ经济社会发展分析 | 第24-28页 |
3.2.1 YZQ区域产值及产业分析 | 第24-25页 |
3.2.2 YZQ财政收入分析 | 第25-26页 |
3.2.3 YZQ企业发展现状 | 第26-27页 |
3.2.4 YZQ资源现状 | 第27-28页 |
3.2.5 人口组成与分布 | 第28页 |
3.2.6 YZQ人口就业情况分析 | 第28页 |
3.3 YZQ转型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0页 |
3.3.1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,对资源产业依赖过高 | 第29页 |
3.3.2 财源减少,支出增加,财政入不敷出 | 第29页 |
3.3.3 资源枯竭,企业发展动力不足 | 第29-30页 |
3.3.4 生态环境破坏严重,制约社会经济发展 | 第30页 |
3.3.5 行政区划面积小,可利用土地不足 | 第3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YZQ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SWOT分析 | 第31-35页 |
4.1 优势因素(Strengths) | 第31-32页 |
4.2 劣势因素(Weaknesses) | 第32-33页 |
4.3 机会因素(Opportunities) | 第33页 |
4.4 威胁因素(Threats) | 第33-34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5章 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案例研究 | 第35-41页 |
5.1 国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案例研究 | 第35-37页 |
5.1.1 德国鲁尔工业区 | 第35-36页 |
5.1.2 英国伯明翰工业区 | 第36-37页 |
5.2 国内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探索 | 第37-39页 |
5.2.1 辽宁阜新工业区 | 第37-39页 |
5.3 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经验总结 | 第39-40页 |
5.3.1 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经验 | 第39页 |
5.3.2 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启示 | 第39-40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6章 YZQ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建议 | 第41-47页 |
6.1 YZQ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总体思路 | 第41页 |
6.1.1 YZQ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总体思路 | 第41页 |
6.1.2 YZQ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实施原则 | 第41页 |
6.2 YZQ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重点 | 第41-42页 |
6.2.1 产业结构方面 | 第41-42页 |
6.2.2 社会民生方面 | 第42页 |
6.2.3 生态环境方面 | 第42页 |
6.2.4 破解土地制约方面 | 第42页 |
6.3 YZQ产业结构调整模式选择 | 第42-44页 |
6.3.1 发展壮大延伸产业 | 第43页 |
6.3.2 培育新兴主导产业 | 第43-44页 |
6.4 YZQ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 | 第44-46页 |
6.4.1 形成多元化投资机制,为转型提供物质基础 | 第44页 |
6.4.2 加强自主创新,为转型提供技术支持 | 第44-45页 |
6.4.3 建立强有力的领导机构,为转型提供组织保障 | 第45页 |
6.4.4 注重制度化建设,为转型提供制度支撑 | 第45-46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结论 | 第47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