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主要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| 第9-10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10-32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脚手架蛋白Mid1的研究进展 | 第11-16页 |
1.2.1 细胞分裂过程中收缩环的重要作用 | 第11页 |
1.2.2 细胞分裂过程中,Mid1/Anillin介导收缩环在细胞膜上的定位 | 第11-12页 |
1.2.3 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,Anillin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5页 |
1.2.4 酵母细胞分裂过程中,Mid1的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3 驱动蛋白(kinesin)的研究进展 | 第16-25页 |
1.3.1 细胞内依赖于微管的物质运输 | 第16-18页 |
1.3.2 驱动蛋白的功能 | 第18页 |
1.3.3 驱动蛋白沿着微管运动的机理模型 | 第18-19页 |
1.3.4 步行模型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| 第19-21页 |
1.3.5 驱动蛋白NL构象的研究进展 | 第21-25页 |
1.4 Centralspindlin的研究进展 | 第25-31页 |
1.4.1 细胞分裂过程中微管的动态组装 | 第25页 |
1.4.2 Centralspindlin的组成 | 第25-28页 |
1.4.3 Centralspindlin的功能研究进展 | 第28-30页 |
1.4.4 Centralspindlin介导形成微管束的模型 | 第30-31页 |
1.5 论文结构 | 第31-32页 |
第2章 脚手架蛋白Mid1的结构与功能 | 第32-55页 |
2.1 引言 | 第32页 |
2.2 实验材料 | 第32-33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33-37页 |
2.3.1 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33页 |
2.3.2 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 | 第33-35页 |
2.3.3 晶体的生长和衍射数据的收集 | 第35页 |
2.3.4 蛋白分子量的测定 | 第35-36页 |
2.3.5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(SPR)实验 | 第36页 |
2.3.6 酵母细胞实验 | 第36-37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53页 |
2.4.1 Mid1蛋白的表达与纯化 | 第37-40页 |
2.4.2 Mid1蛋白的结构解析 | 第40-42页 |
2.4.3 Mid1的C端结构 | 第42-44页 |
2.4.4 Mid1通过C2结构域将其锚定在细胞膜上 | 第44-47页 |
2.4.5 Mid1通过自身形成二聚体增强了对细胞膜的亲和力 | 第47-49页 |
2.4.6 Mid1的二聚体状态有效的保证酵母细胞分裂正常进行 | 第49-52页 |
2.4.7 Mid1结合在细胞分裂板处的机理模型 | 第52-53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3章 Centralspindlin中Zen4马达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 | 第55-81页 |
3.1 引言 | 第55页 |
3.2 实验材料 | 第55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55-63页 |
3.3.1 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55-56页 |
3.3.2 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 | 第56-59页 |
3.3.3 晶体的生长和衍射数据的收集 | 第59-60页 |
3.3.4 ATP酶活实验 | 第60-61页 |
3.3.5 驱动蛋白(kinesin)沿着微管的运动 | 第61-62页 |
3.3.6 单分子荧光共振能量转移(smFRET)实验 | 第62-63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63-79页 |
3.4.1 Zen4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| 第63-64页 |
3.4.2 Zen4蛋白的结构解析 | 第64页 |
3.4.3 空载状态下Zen4的整体结构 | 第64-68页 |
3.4.4 空载状态下Zen4结构中α6helix以及NIS的构象 | 第68-70页 |
3.4.5 smFRET测定kinesin-1NL的构象 | 第70-71页 |
3.4.6 双头结合与单头结合时kinesin-1NL的构象变化 | 第71-75页 |
3.4.7 NIS的backward docked构象对kinesin motility的重要性 | 第75-79页 |
3.5 本章总结 | 第79-81页 |
第4章 Centralspindlin的结构与功能 | 第81-103页 |
4.1 引言 | 第81页 |
4.2 实验材料 | 第81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81-87页 |
4.3.1 蛋白表达载体的构建 | 第81页 |
4.3.2 蛋白质的表达和纯化 | 第81-83页 |
4.3.3 蛋白晶体的筛选及优化 | 第83-84页 |
4.3.4 蛋白晶体衍射数据的收集及结构解析 | 第84-85页 |
4.3.5 微管的体外组装 | 第85-86页 |
4.3.6 MT pelleting assay | 第86页 |
4.3.7 MT bundling assay | 第86-87页 |
4.3.8 电镜样品制备及数据的收集 | 第87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87-100页 |
4.4.1 Centralspindlin复合物的表达与纯化 | 第87-90页 |
4.4.2 Centralspindlin复合物的结构解析 | 第90-94页 |
4.4.3 Clustering domain的功能 | 第94-96页 |
4.4.4 Cyk4对Centralspindlin介导微管束形成的调控作用 | 第96-98页 |
4.4.5 Centralspindlin介导形成微管束的显微镜成像分析 | 第98-100页 |
4.5 本章总结 | 第100-103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103-111页 |
5.1 论文总结 | 第103-106页 |
5.1.1 Mid1蛋白结构与功能的总结 | 第103-104页 |
5.1.2 Centralspindlin中Zen4马达结构域的结构与功能的总结 | 第104-105页 |
5.1.3 Centralspindlin结构与功能的总结 | 第105-106页 |
5.2 论文讨论与展望 | 第106-111页 |
5.2.1 Mid1将收缩环锚定在细胞分裂面的分子机理讨论 | 第106-107页 |
5.2.2 空载状态下,Zen4马达结构域中NL构象的讨论 | 第107-109页 |
5.2.3 Centralspindlin复合物介导形成微管束的分子机理讨论 | 第109-110页 |
5.2.4 展望 | 第110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7页 |
致谢 | 第117-119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11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