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9页 |
1.1 纳米分级复合材料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g-C_3N_4 纳米分级复合材料研究现状 | 第14-23页 |
1.2.1 均相的g-C_3N_4 分级结构 | 第15-16页 |
1.2.2 g-C_3N_4 多相分级纳米复合材料 | 第16-23页 |
1.3 g-C_3N_4 纳米分级复合材料的光催化研究现状 | 第23-26页 |
1.4 本工作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6-29页 |
第2章 g-C_3N_4/ZnS/Cu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光/电催化性能研究 | 第29-43页 |
2.1 引言 | 第29页 |
2.2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29-30页 |
2.2.1 实验仪器 | 第29-30页 |
2.2.2 实验试剂 | 第30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30-31页 |
2.3.1 g-C_3N_4 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2.3.2 g-C_3N_4/ZnS的制备 | 第31页 |
2.3.3 g-C_3N_4/ZnS/CuS的制备 | 第31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41页 |
2.4.1 g-C_3N_4/ZnS/CuS纳米复合材料比例的选择 | 第31-33页 |
2.4.2 g-C_3N_4/ZnS/CuS结构及性质表征 | 第33-38页 |
2.4.3 光催化条件选择及催化机理研究 | 第38-41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3章 不同形貌g-C_3N_4/ZnS/CuS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/电性质研究 | 第43-55页 |
3.1 引言 | 第43页 |
3.2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43-44页 |
3.2.1 实验仪器 | 第43-44页 |
3.2.2 实验试剂 | 第44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44-46页 |
3.3.1 g-C_3N_4/ZnS-nr/CuS的制备 | 第44页 |
3.3.2 g-C_3N_4/ZnS-hs/CuS的制备 | 第44-45页 |
3.3.3 g-C_3N_4/ZnS-ns/CuS的制备 | 第45页 |
3.3.4 g-C_3N_4/ZnS-ns/CuS-np的制备 | 第45页 |
3.3.5 g-C_3N_4/ZnS-ns/CuS-nr的制备 | 第45-46页 |
3.3.6 g-C_3N_4/ZnS-ns/CuS-ns合成方法 | 第46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46-54页 |
3.4.1 不同ZnS形貌的三元异质结的表征 | 第46-47页 |
3.4.2 不同CuS形貌的三元异质结的表征 | 第47-5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4章 原子层数可调的氮化碳超薄片的制备方法 | 第55-71页 |
4.1 引言 | 第55-56页 |
4.2 实验仪器及试剂 | 第56页 |
4.2.1 实验仪器 | 第56页 |
4.2.2 实验试剂 | 第56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56-57页 |
4.3.1 bulk g-C_3N_4 的制备 | 第56-57页 |
4.3.2 超薄氮化碳的制备 | 第57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7-70页 |
4.4.1 制备超薄氮化碳的条件选择 | 第57-60页 |
4.4.2 超薄g-C_3N_4 表征 | 第60-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1-73页 |
5.1 结论 | 第71-72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72页 |
5.3 展望 | 第72-7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