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第1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5页 |
1.1 碳酸二苯酯的性质与应用 | 第13页 |
1.2 碳酸二苯酯的合成方法 | 第13-19页 |
1.2.1 均相催化剂 | 第15-17页 |
1.2.2 非均相催化剂 | 第17-19页 |
1.3 纳米双金属Pd-M催化剂 | 第19-23页 |
1.4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
第2章 实验方法 | 第25-30页 |
2.1 主要化学试剂 | 第25-26页 |
2.2 仪器和设备 | 第26-27页 |
2.3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27-28页 |
2.3.1 物相分析 | 第27页 |
2.3.2 氧化还原性能分析 | 第27页 |
2.3.3 表面形貌分析 | 第27页 |
2.3.4 催化剂表面元素组成及价态分析 | 第27-28页 |
2.4 催化剂活性及选择性评价 | 第28-30页 |
第3章 PdCu(Ni)双金属催化剂催化苯酚氧化羰基化合成DPC | 第30-47页 |
3.1 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3.1.1 载体的制备 | 第30页 |
3.1.2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30-31页 |
3.2 催化剂的表征 | 第31-43页 |
3.2.1 催化剂的物相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2.2 催化剂的TEM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2.3 催化剂的H_2-TPR分析 | 第34-36页 |
3.2.4 Pd物种的分析 | 第36-38页 |
3.2.5 Mn元素的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2.6 O物种分析 | 第40-41页 |
3.2.7 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测试 | 第41-43页 |
3.2.8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| 第43页 |
3.3 负载量的改变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还原剂对Pd/Pb_(2-x)Mn_8O_(16)催化剂微观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影响 | 第47-59页 |
4.1 实验部分 | 第48-49页 |
4.1.1 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8-49页 |
4.2 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8页 |
4.2.1 XRD分析 | 第49-50页 |
4.2.2 TEM分析 | 第50-52页 |
4.2.3 XPS分析 | 第52-53页 |
4.2.4 Mn元素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2.5 O物种分析 | 第54-56页 |
4.2.6 催化剂在苯酚氧化羰基化反应中的活性及稳定性测试 | 第56-58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5章 制备方法对负载型Pd催化剂的影响 | 第59-67页 |
5.1 实验部分 | 第59-61页 |
5.1.1 光还原法 | 第59-60页 |
5.1.2 PZC测试与强静电吸附 | 第60-61页 |
5.2 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5页 |
5.2.1 强静电吸附的实验结果 | 第61-63页 |
5.2.2 透射电镜分析 | 第63-64页 |
5.2.3 活性测试 | 第64-65页 |
5.3 结论 | 第65-67页 |
第6章 合成工艺条件的优化 | 第67-71页 |
6.1 反应压力对DPC收率的影响 | 第67-68页 |
6.2 反应温度对DPC收率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6.3 反应时间对DPC收率的影响 | 第69页 |
6.4 结论 | 第69-71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71-73页 |
7.1 结论 | 第71-72页 |
7.2 对后续工作的建议 | 第72-7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3-83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| 第83-85页 |
致谢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