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2-14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4-17页 |
1.2.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页 |
1.2.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| 第14-16页 |
1.2.3 文献总体评价 | 第16-17页 |
1.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7-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1.4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1.4.1 创新点 | 第18页 |
1.4.2 不足之处 | 第18-19页 |
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| 第19-25页 |
2.1 养老机构概述 | 第19-20页 |
2.1.1 养老机构概念 | 第19页 |
2.1.2 养老机构的发展 | 第19-20页 |
2.2 PPP概述 | 第20-22页 |
2.2.1 PPP定义 | 第20-21页 |
2.2.2 PPP类型 | 第21-22页 |
2.3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22-23页 |
2.3.1 公共产品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3.2 项目区分理论 | 第23页 |
小结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我国养老机构应用PPP模式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| 第25-32页 |
3.1 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中PPP模式应用现状 | 第25-29页 |
3.1.1 仍处于初步摸索发展阶段 | 第25-26页 |
3.1.2 项目地域分布不均衡 | 第26-27页 |
3.1.3 PPP养老项目投资领域集中 | 第27页 |
3.1.4 运作模式与投资回报方式单一 | 第27-28页 |
3.1.5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 | 第28-29页 |
3.2 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中PPP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 | 第29-31页 |
3.2.1 部分PPP模式养老项目落地难 | 第29页 |
3.2.2 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 | 第29-30页 |
3.2.3 项目监管难度大 | 第30页 |
3.2.4 回报低,周期长,收益风险大 | 第30页 |
3.2.5 传统养老观念增加了项目的运营风险 | 第30-31页 |
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4章 山东嘉祥九顶山养老服务项目PPP模式案例分析 | 第32-44页 |
4.1 企业概况 | 第32-33页 |
4.1.1 企业简介 | 第32页 |
4.1.2 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| 第32-33页 |
4.2 项目概况 | 第33-36页 |
4.2.1 项目地点及建设用地 | 第33页 |
4.2.2 项目建设规模 | 第33-34页 |
4.2.3 项目投资估算及项目资金来源 | 第34页 |
4.2.4 项目的实施 | 第34-36页 |
4.3 山东嘉祥九顶山养老服务项目PPP模式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3.1 BOT项目运营方式分析 | 第36-37页 |
4.3.2 养老机构建设中BOT项目的优缺点 | 第37页 |
4.3.3 山东嘉祥九顶山养老服务项目特点 | 第37-38页 |
4.4 山东嘉祥九顶山养老服务项目应用PPP模式的优势和不足 | 第38-42页 |
4.4.1 山东嘉祥九顶山养老服务项目应用PPP模式的优势 | 第38-40页 |
4.4.2 山东嘉祥九顶山养老服务项目应用PPP模式的不足 | 第40-42页 |
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我国养老机构建设中引入PPP模式的建议 | 第44-55页 |
5.1 政府层面 | 第44-48页 |
5.1.1 完善PPP模式与养老机构结合的政策扶持体系 | 第44页 |
5.1.2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| 第44-45页 |
5.1.3 加强监督和管理 | 第45-46页 |
5.1.4 建立养老机构服务标准的定价体系 | 第46页 |
5.1.5 学习推广国内外经典案例 | 第46-48页 |
5.2 企业层面 | 第48-52页 |
5.2.1 增强对养老服务行业的信心 | 第48-50页 |
5.2.2 提高服务质量,满足多层次养老需求 | 第50-51页 |
5.2.3 树立企业品牌形象 | 第51-52页 |
5.3 社会层面 | 第52-53页 |
5.3.1 改变原有传统养老习惯 | 第52页 |
5.3.2 更加注重人文关怀 | 第52-53页 |
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6章 结论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