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艺术论文--电影、电视企业组织与管理论文--流通和放映论文

网络化时代中国电影的社会化功能探析

中文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引言第9-18页
    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对象、方法及其价值和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第三节 相关研究及其主要观点综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及其社会化功能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互联网语境下电影的存在形态研究第14-18页
第一章 网络化时代机构间的竞争与协作第18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多屏融合的影像传播及其文化场域建构第21-24页
    第二节 网络化时代媒介、机构及其权利格局第24-27页
    第三节 泛娱乐化与主流价值系统的冲突与融合第27-40页
第二章 交互性与电影舆论生态的话语建构第40-54页
    第一节 大数据的“宰制性”及其价值导向第42-44页
    第二节 网络“意见领袖”的电影欣赏品质及其话语导向第44-50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弹幕”背后的自我主体性及其文化叛逆第50-54页
第三章 网络化时代的受众定位及其期待和诉求第54-80页
    第一节 基于公平正义的替代性满足及其价值导向第56-6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现实的公正:揭示与抚慰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历史的公正:正名与希望第63-66页
    第二节 性别因素与文本的话语建构第66-69页
    第三节 跨阶层融合的文本表达及其意义建构第69-8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和谐与阶层矛盾的协调与融合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弥合阶层差异的文本想象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和谐共生的叙事转向第78-80页
第四章 商业化与整体社会想象的话语建构第80-90页
    第一节 围绕影院空间的文化消费及其符号化生产第82-84页
    第一节 跨媒介的资源整合及其内容生产第84-87页
    第三节 网络大电影:网络亚文化群体的一次集体狂欢第87-90页
第五章 电影审查制度与文化导向第90-101页
    第一节 主导意识形态的生产与再生产第91-9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主旋律电影基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再生产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主流商业电影的意识形态再生产第93-95页
    第二节 电影审查制度及其主流话语的价值取向第95-98页
    第三节 亟待整合的院线与网络院线的双重审查标准第98-101页
结语第101-103页
参考文献第103-108页
    一、专著第103-104页
    二、期刊论文第104-106页
    三、报纸第106页
    四、网络数据第106-108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、科研成果等第108-109页
致谢第109-111页

论文共1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知识产权保护研究--以陕西省为例
下一篇:魏集镇旅游发展策略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