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压暂降补偿方法的分析与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1 绪论 | 第9-15页 |
| 1.1 选题目的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4页 |
| 1.2.1 检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补偿方法的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| 1.3 本文的主要内容 | 第14-15页 |
| 2 电压暂降具体分析 | 第15-21页 |
| 2.1 电压暂降概述 | 第15-16页 |
| 2.1.1 电压暂降的标准 | 第15页 |
| 2.1.2 电压暂降的特征参数 | 第15-16页 |
| 2.2 电压暂降产生的原因及危害 | 第16-18页 |
| 2.3 电压暂降的抑制措施 | 第18-19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| 3 电压暂降检测方法研究 | 第21-31页 |
| 3.1 一般检测方法 | 第21-22页 |
| 3.1.1 有效值检测法 | 第21页 |
| 3.1.2 峰值电压检测法 | 第21-22页 |
| 3.1.3 基波分量检测法 | 第22页 |
| 3.2 可检测到相位跳变的检测方法 | 第22-24页 |
| 3.2.1 单相电压变换平均值检测法 | 第22页 |
| 3.2.2 瞬时电压dq分解检测法 | 第22-23页 |
| 3.2.3 传统αβ变换检测法 | 第23-24页 |
| 3.3 改进的检测方法 | 第24-28页 |
| 3.3.1 求导检测法 | 第24-25页 |
| 3.3.2 改进的延时小角度检测法 | 第25-26页 |
| 3.3.3 基于频率校正检测法 | 第26-28页 |
| 3.4 实验结果及仿真 | 第28-30页 |
| 3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| 4 DVR的结构选取及补偿策略 | 第31-45页 |
| 4.1 DVR的结构选取与功能 | 第31-36页 |
| 4.1.1 储能单元 | 第31-33页 |
| 4.1.2 逆变器单元 | 第33-34页 |
| 4.1.3 滤波器单元 | 第34-35页 |
| 4.1.4 耦合单元 | 第35-36页 |
| 4.2 DVR的工作原理 | 第36页 |
| 4.3 DVR的电压补偿策略 | 第36-41页 |
| 4.3.1 完全电压补偿策略 | 第37-38页 |
| 4.3.2 同相电压补偿策略 | 第38页 |
| 4.3.3 优化能量补偿策略 | 第38-39页 |
| 4.3.4 DVR补偿策略控制要求 | 第39-41页 |
| 4.4 仿真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4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| 5 DVR的控制方法及仿真 | 第45-57页 |
| 5.1 DVR的传统控制方法 | 第45-50页 |
| 5.1.1 前馈控制方法 | 第46-48页 |
| 5.1.2 复合控制方法 | 第48-50页 |
| 5.2 改进复合控制方法 | 第50-52页 |
| 5.3 DVR仿真研究 | 第52-55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55-57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57-59页 |
| 6.1 结论 | 第57页 |
| 6.2 展望 | 第57-5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9-65页 |
|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| 第65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