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引言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进展 | 第11-15页 |
1.2.1 珠光体钢渗碳体形变及溶解行为 | 第11-12页 |
1.2.2 冷拔珠光体钢丝强化机制 | 第12-13页 |
1.2.3 冷拔珠光体钢丝微结构演变规律 | 第13-14页 |
1.2.4 高强多相钢组织探索 | 第14-15页 |
1.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5-18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| 第18-22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8页 |
2.2 力学表征 | 第18-19页 |
2.3 硬度测试 | 第19页 |
2.4 热处理实验 | 第19页 |
2.5 原位拉伸测试 | 第19-20页 |
2.6 显微组织观察 | 第20-22页 |
2.6.1 SEM及TEM观察 | 第20-21页 |
2.6.2 EBSD测试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珠光体钢渗碳体形变及断裂行为的原位研究 | 第22-31页 |
3.1 实验结果 | 第22-27页 |
3.1.1 微观组织形貌 | 第22-23页 |
3.1.2 原位拉伸测试 | 第23-25页 |
3.1.3 渗碳体形貌 | 第25-26页 |
3.1.4 XRD测试 | 第26-27页 |
3.2 分析讨论 | 第27-30页 |
3.2.1 渗碳体形变及断裂行为 | 第27-29页 |
3.2.2 珠光体钢的裂纹扩展路径 | 第29-30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4章 小应变冷拔珠光体钢丝微结构与微织构演变对力学行为的影响 | 第31-43页 |
4.1 实验结果 | 第31-38页 |
4.1.1 力学性能测试 | 第31-32页 |
4.1.2 冷拔珠光体钢丝的微织构演变 | 第32-34页 |
4.1.3 位错强化与晶界强化机制 | 第34-36页 |
4.1.4 织构分析 | 第36-38页 |
4.2 分析讨论 | 第38-41页 |
4.2.1 位错强化机制 | 第38-40页 |
4.2.2 冷拔珠光体钢裂纹扩展路径 | 第40-41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5章 微观结构参数对冷拔珠光体钢丝各向异性断裂行为的影响 | 第43-56页 |
5.1 实验结果 | 第44-50页 |
5.1.1 拉伸测试 | 第44页 |
5.1.2 SEM及 TEM表征 | 第44-48页 |
5.1.3 断口形貌 | 第48-50页 |
5.2 分析讨论 | 第50-54页 |
5.2.1 冷拔珠光体钢丝断裂模型 | 第50-51页 |
5.2.2 冷拔珠光体钢丝各向异性断裂行为 | 第51-53页 |
5.2.3 铁素体与渗碳体界面转变 | 第53-54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4-56页 |
第6章 预淬火—超快速回火高强多相钢组织转变行为探究 | 第56-70页 |
6.1 实验结果 | 第56-64页 |
6.1.1 热处理工艺路线 | 第56-57页 |
6.1.2 显微硬度表征 | 第57页 |
6.1.3 微观组织表征 | 第57-58页 |
6.1.4 EBSD分析 | 第58-64页 |
6.2 结果讨论 | 第64-69页 |
6.2.1 回火多相组织晶体学取向关系 | 第64-66页 |
6.2.2 多相组织演变模型 | 第66-67页 |
6.2.3 软化机制 | 第67-69页 |
6.3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9页 |
致谢 | 第79-80页 |
附录 | 第80-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