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保险论文--中国保险业论文--各种类型保险论文

我国企业红利年金制度设计研究--基于劳动力资本化之制度安排说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绪论第18-32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8-19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页
    三、文献综述第19-26页
    四、逻辑架构与研究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五、研究内容第28-30页
    六、本文创新点与进一步研究方向第30-32页
第一章 劳动力资本化与红利年金概论第32-55页
    第一节 劳动力资本化之实践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票号劳动力资本化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现代西方经理人期权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我国职工参与分红的案例第37-39页
    第二节 劳动力资本化之既有学说述评第39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劳动力资本化之自然属性论评介第40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劳动力资本化之资本外壳论评介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本节小结第45页
    第三节 劳动力资本化之制度安排说第45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劳动力资本化制度安排说之解说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劳动力资本化制度安排可行性解说第4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劳动力资本化制度安排的意义第48-50页
    第四节 企业红利年金之政治经济学解说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企业红利年金的性质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企业红利年金的功能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企业红利年金的作用第52-5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3-55页
第二章 红利年金与企业年金双轨并行制研究第55-79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两金”同一性与相异性比较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两金”同一性比较第55-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两金”相异性比较第57-5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双轨并行的可能性第59-60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际企业年金双轨并行制借鉴——瑞士案例第60-7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瑞士双轨并行制概述第60-6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瑞士双轨并行制量化模型构建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瑞士双轨并行制量化模型实证评估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瑞士双轨并行制经验借鉴第70-73页
    第三节 施行“两金”双轨并行制的必要性第73-7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基于企业年金缺失普惠性使然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施强制年金国民待遇使然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淡化资本与雇佣劳动对立使然第7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缩小市场经济内生贫富差距使然第76-78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78-79页
第三章 红利年金制度环境可行性分析第79-98页
    第一节 红利年金制度需求环境分析第79-8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红利年金制度需求的理论概略——理论支持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红利年金制度需求的实践概略——实例可鉴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红利年金制度需求的微观经济基础——物质条件第84-86页
    第二节 红利年金制度供给环境分析第86-9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红利年金制度供给硬件困局第86-9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红利年金制度供给硬件再造第90-9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红利年金供给的软环境建设第92-94页
    第三节 红利年金制度环境的顶层设计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顶层设计的必要性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顶层设计的可能性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顶层设计的权威性第96-97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97-98页
第四章 红利年金制度试行办法设计第98-142页
    第一节 红利年金制度试行范围与要件第98-10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试行办法设计原则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试行实施范围设定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试行实施要件第101-10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试行缴费设计第104-108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试行给付设计第108-109页
    第二节 上市企业红利年金分红率测算第109-1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设计思路与变量设置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证分析第113-11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测算结果第118-119页
    第三节 上市企业红利年金缴费能力再验证第119-1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理论模型第120-12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设计第122-12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实证分析第124-13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缴费能力测算第136-138页
    第四节 红利年金缴费方案设计第138-1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(职业)年金缴费率设计经验借鉴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红利年金试行缴费率设计第139-14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140-142页
第五章 红利年金基金管理策略设计第142-185页
    第一节 红利年金基金管理模式选择第142-15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借鉴法定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第142-1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法定企业年金基金管理模式比较与选择第143-14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我国红利年金基金管理架构与运行设计第145-14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我国信托型红利年金基金管理机构选择第147-153页
    第二节 红利年金基金投资结构合理化设计第153-17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借鉴社保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第154-1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红利年金基金投资范围与风险等级第156-16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红利年金基金投资风险限制域实证分析第164-171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红利年金基金投资风险控制量化结构第171-173页
    第三节 红利年金基金管理费用优化设计第173-18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我国基金管理费用标准比较与选择第173-17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累进累退双向管理费用制设计第174-17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累进制管理费用的实证与厘定第176-17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累退制管理费用的实证与厘定第179-184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184-185页
第六章 红利年金监管组织模式设计第185-208页
    第一节 企业年金监管组织模式评介第185-19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企业年金监管组织模式概述第185-18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企业年金监管组织模式各国(地区)实践第187-18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企业年金监管组织模式比较分析第189-191页
    第二节 企业年金监管组织模式效率实证分析第191-20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设计第191-19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实证分析第193-20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实证结论第200页
    第三节 我国红利年金监管组织模式设计第200-20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建立红利年金专业型监管组织模式第20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红利年金专业型监管组织模式架构第201-20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红利年金监管的构成要素第204-206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06-208页
结论与展望第208-211页
附表1: A、B、C三种投资策略在19. 85%约束下的所有投资组合风险与收益单位:%第211-212页
附表2: 2004—2013年全国17各行业员工总工资年增长率第212-213页
附表3: 附表1中(投资组合收益率/通货膨胀率)的倍数值统计第213-216页
参考文献第216-228页
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第228-230页
致谢第230页

论文共23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价格传导机制能否反应水的稀缺?
下一篇:三类优化问题的算法设计与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