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福平多晶型及其结晶过程研究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前言 | 第9-13页 |
1.1 药物多晶型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2.1 利福平性质及应用 | 第10-11页 |
1.2.2 利福平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| 第11-12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利福平多晶型的热力学研究 | 第13-31页 |
2.1 文献综述 | 第13-17页 |
2.1.1 溶解度及测量方法 | 第13-14页 |
2.1.2 固液相平衡理论 | 第14-15页 |
2.1.3 溶解度的数据分析 | 第15-17页 |
2.2 实验部分 | 第17-19页 |
2.2.1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17-18页 |
2.2.2 实验装置及方法 | 第18-19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19-29页 |
2.3.1 利福平两种晶型在纯溶剂体系中的溶解度 | 第19-24页 |
2.3.2 利福平两种晶型溶解度数据的关联 | 第24-26页 |
2.3.3 利福平两种晶型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质 | 第26-29页 |
2.4 小结 | 第29-31页 |
第3章 利福平多晶型的溶出度研究 | 第31-41页 |
3.1 文献综述 | 第31-33页 |
3.1.1 溶出度概述 | 第31页 |
3.1.2 溶出度实验 | 第31-32页 |
3.1.3 直接粉末压片法 | 第32页 |
3.1.4 溶出度模型 | 第32-33页 |
3.2 实验部分 | 第33-35页 |
3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 | 第33-34页 |
3.2.2 利福平多晶型片剂的制备 | 第34页 |
3.2.3 溶出介质的配制 | 第34-35页 |
3.2.4 利福平片剂溶出度的测定 | 第35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5-40页 |
3.3.1 溶出介质的选择 | 第35-36页 |
3.3.2 利福平溶出标准曲线测定 | 第36-37页 |
3.3.3 利福平多晶型的溶出度对比 | 第37-39页 |
3.3.4 利福平多晶型片剂溶出度数据的模拟 | 第39-40页 |
3.4 小结 | 第40-41页 |
第4章 利福平转晶现象研究 | 第41-55页 |
4.1 文献综述 | 第41-42页 |
4.1.1 转晶机理 | 第41-42页 |
4.1.3 晶型转变的研究手段 | 第42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42-43页 |
4.2.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 | 第42-43页 |
4.2.2 利福平两种晶型转变实验 | 第43页 |
4.3 实验结果和讨论 | 第43-53页 |
4.3.1 利福平不同晶型的分析与表征 | 第43-46页 |
4.3.2 SMPT过程分析 | 第46-50页 |
4.3.3 转晶过程模拟 | 第50-53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利福平的结晶工艺研究 | 第55-73页 |
5.1 引言 | 第55页 |
5.2 文献综述 | 第55-56页 |
5.2.1 利福平合成方法 | 第55-56页 |
5.2.2 晶体粒度分布(CSD) | 第56页 |
5.3 实验部分 | 第56-58页 |
5.3.1 实验药品与仪器 | 第56-57页 |
5.3.2 晶体粒度分布分析表征 | 第57页 |
5.3.3 实验步骤 | 第57-58页 |
5.4 Ⅰ晶型工艺优化结果与讨论 | 第58-63页 |
5.4.1 蒸发速率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| 第58-60页 |
5.4.2 初始浓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| 第60-61页 |
5.4.3 搅拌强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| 第61-63页 |
5.5 Ⅱ晶型工艺优化结果与讨论 | 第63-69页 |
5.5.1 晶种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| 第63-66页 |
5.5.2 搅拌强度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| 第66-67页 |
5.5.3 冷却方式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| 第67-69页 |
5.6 利福平结晶工艺优化操作条件 | 第69-72页 |
5.6.1 利福平Ⅰ晶型结晶工艺优化操作条件 | 第69-71页 |
5.6.2 利福平Ⅱ晶型结晶工艺优化操作条件 | 第71-72页 |
5.7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第6章 结论与建议 | 第73-75页 |
6.1 结论 | 第73页 |
6.2 创新点 | 第73-74页 |
6.3 建议 | 第74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| 第81-83页 |
致谢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