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内容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引言 | 第10-17页 |
| 一、职业体育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概述 | 第17-23页 |
| (一)行业协会及职业体育协会的界定 | 第17-18页 |
| (二)我国职业体育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特殊性 | 第18-19页 |
| (三)我国职业体育协会限制竞争行为适用除外的争议 | 第19-21页 |
| (四)我国职业体育协会限制竞争行为规制的必要性 | 第21-23页 |
| 二、我国职业体育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——以中国足协为例 | 第23-29页 |
| (一)发布限制球员自由转会的文件:U23球员强制出场及外籍球员限制引进 | 第24-26页 |
| (二)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控制转播权和收益权 | 第26-27页 |
| (三)全面禁止俱乐部关联关系:“实德系”事件 | 第27-29页 |
| 三、我国职业体育协会限制竞争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 | 第29-33页 |
| (一)我国职业体育协会的性质与角色的特殊性 | 第29-31页 |
| (二)《体育法》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行为规制的立法局限 | 第31-32页 |
| (三)司法监督与法律责任的过度薄弱 | 第32-33页 |
| 四、规制体育协会限制竞争行为的域外经验及借鉴意义 | 第33-38页 |
| (一)欧盟:欧洲竞争法与《欧共体条约》 | 第33-35页 |
| (二)美国:四大联赛协会的反垄断法适用与豁免 | 第35-37页 |
| (三)韩国:竞争影响评估机制 | 第37-38页 |
| (四)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| 第38页 |
| 五、我国职业体育协会限制竞争行为法律规制制度的完善 | 第38-48页 |
| (一)明确我国职业体育协会的性质与角色 | 第38-40页 |
| (二)在职业体育领域建立公平竞争审查机制 | 第40-42页 |
| (三)《体育法》的完善及其与行业协会限制竞争立法之协调 | 第42-44页 |
| (四)建立我国职业体育协会的司法监督与联动执法体系 | 第44-45页 |
| (五)强化我国职业体育协会的责任意识与处罚力度 | 第45-48页 |
| 结语 | 第48-4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9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