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园艺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茄果类病虫害论文--番茄病虫害论文--病害论文

生物质炭与生防菌联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效果研究

摘要第8-10页
ABSTRACT第10-12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-27页
    1 番茄青枯病概述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番茄青枯病现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 青枯病的发病条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 番茄青枯病的发病特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 番茄青枯病的侵染过程及发病机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5 番茄青枯病病原菌第15页
    2 番茄青枯病的防治方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物理防治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化学防治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生物防治第16-17页
    3 生防菌在防控土传病害中的应用与机理第17-20页
        3.1 芽孢杆菌在防控土传病害中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3.2 假单胞菌在防控土传病害中的应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3.3 生防菌防控土传病害的机理第19-20页
    4 植物根系分泌物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1 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定义与组成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4.2 植物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微生物的影响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4.3 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根系分泌物的影响第22-23页
    5 生物质炭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5.1 生物质炭的性质和主要用途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5.2 生物质炭在防控土传病害方面的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6.1 研究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6.2 技术路线第25-27页
第二章 不同来源生物质炭的特性研究第27-37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分析与统计第29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不同生物质炭的总碳及总氮含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不同生物质炭的pH值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不同生物质炭的阳离子交换量(CEC)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 不同生物质炭的电导率值(EC值)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5 不同生物质炭的比表面积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6 不同生物质炭对亚甲基蓝染液的吸附能力第33-34页
    3 讨论第34-35页
    4 小结第35-37页
第三章 生防菌联合生物质炭对番茄土传青枯病的防控效果研究第37-49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分析与统计第42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不同处理对番茄青枯病发病率的影响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不同处理根际病原菌数量的差异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不同生物质炭及接种方式对生防菌根际定殖效果的影响第46页
    3 讨论第46-48页
    4 小结第48-49页
第四章 生物质炭和生防菌对青枯菌的作用研究第49-61页
    1 材料与方法第50-5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材料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方法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1.3 分析与统计第53页
    2 结果与分析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2.1 不同生物质炭对根系分泌物的吸附效果第5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不同生物质炭对青枯菌的吸附效果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不同生物质炭对青枯菌的固持效果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2.4 生防菌利用根系分泌物抑制青枯菌的效果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5 生防菌利用根系分泌物产生青枯菌拮抗物质的效果第56-57页
    3 讨论第57-58页
    4 小结第58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7页
全文结论第67-69页
致谢第69-71页
硕士期间(待)发表论文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茎部注射生防菌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的效果及机制研究
下一篇:拮抗放线菌的筛选及其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青枯病的防控效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