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绿化规划论文--绿化系统规划论文--城乡各类型绿化地规划论文

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园林绿地植物绿量与生态效益的调查研究
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-23页
    1.1 引言第13页
    1.2 基本概念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绿量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叶面积指数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碳汇第14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外对绿量的研究进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外固碳释氧、降温增湿对生态效益的研究第16-18页
    1.4 碳汇(固碳释氧)计量方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生物量法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蓄积量法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生物量清单法第19页
    1.5 叶面积绿量测量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直接测量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间接测量法第20页
    1.6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0-23页
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23-31页
    2.1 研究地概况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理位置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自然环境基础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城市植被现状第23-24页
    2.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研究内容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研究技术路线第25页
    2.3 研究方法第25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调查对象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调查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数据统计分析软件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8-31页
第三章 五种常见园林树种绿量与生态效益研究分析第31-41页
    3.1 树种在园林中的应用第31-32页
    3.2 五种树种生长基本参数变化情况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平均树高变化情况分析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平均冠径变化情况分析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平均胸径变化情况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3.3 五种树种绿量及其相关性分析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五种树种绿量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胸径与绿量的相关性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树高与绿量的相关性分析第37-41页
第四章 不同绿地类型植物群落绿量分析第41-53页
    4.1 不同绿地类型绿量数量研究与分析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公园绿地绿量数量特征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附属绿地绿量数量特征分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居住区绿地绿量数量特征分析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道路绿地绿量数量特征分析第44-45页
    4.2 群落指标因子等级分析第45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不同绿地类型植物群落胸径等级分析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不同绿地类型植物群落树高等级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不同绿地类型植物群落植株密度等级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不同绿地类型植物群落绿量等级分析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不同绿地类型植物单位面积绿量等级分析第50-53页
第五章 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绿地生态效益分析第53-63页
    5.1 不同绿地类型生态效益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公园绿地生态效益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附属绿地生态效益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道路绿地生态效益第56-57页
    5.2 不同绿地类型生态效益比较第57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不同绿地类型固碳效益比较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不同绿地类型释氧效益比较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不同绿地类型降温效益比较第59-6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不同绿地类型增湿效益比较第60页
    5.3 江宁区东山街道生态效益能力比较第60-63页
第六章 典型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空间特征分析第63-73页
    6.1 绿量较大植物群落绿量空间特征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6.2 单位面积绿量较大植物群落绿量空间特征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6.3 植株密度较大植物群落绿量空间特征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6.4 生态效益值较大植物群落绿量空间特征分析第69-73页
第七章 结论与探讨第73-77页
    6.1 论文结论第73-74页
    6.2 存在不足及建议第74-75页
    6.3 论文展望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附录第83-95页
致谢第95-97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7页

论文共9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南京市奥体新城园林绿地植物绿量与生态效益调查研究
下一篇:南京市屋顶绿化生态效益研究--以南京紫东国际创意园区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