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言 | 第8-18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价值与意义 | 第8-10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0-16页 |
四、研究方法与结构 | 第16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6页 |
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和不足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票据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法律环境 | 第18-31页 |
第一节 票据创新发展概述 | 第18-23页 |
一、全国票据发展现状 | 第18-22页 |
二、上海票据交易所的设立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票据资产证券化的理论支撑 | 第23-28页 |
一、票据资产证券化的概述 | 第23-25页 |
二、票据资产证券化的法律优势 | 第25-26页 |
三、票据资产证券化主体间的法律关系分析 | 第26-28页 |
第三节 票据资产证券化现行法律法规梳理 | 第28-31页 |
一、与票据有关的综合性法律 | 第28页 |
二、票据领域法律规范 | 第28-29页 |
三、票据领域其他规定 | 第29-31页 |
第二章 以票据为基础资产的融资限制研究 | 第31-37页 |
第一节 票据的融资功能的限制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域外经验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突破票据融资限制的建议 | 第33-37页 |
一、增加票据交易主体的多样性 | 第33-34页 |
二、电子票据对真实贸易背景限制的放开 | 第34-35页 |
三、促进融资性票据及票据专营机构的发展 | 第35-37页 |
第三章 以票据为基础资产的收益权转让研究 | 第37-50页 |
第一节 以票据为基础资产的收益权转让存在的法律问题 | 第37-38页 |
一、权属效力的不确定性 | 第37-38页 |
二、现金流的不确定性 | 第38页 |
第二节 域外经验 | 第38-42页 |
一、将来债权的转让的法律问题 | 第39-40页 |
二、资产转让中的优先权问题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以票据为基础资产的收益权转让争议的解决方式 | 第42-50页 |
一、票据收益权的法律性质分析 | 第42-45页 |
二、票据收益权的合规性分析 | 第45-47页 |
三、增信措施以解决权属效力及现金流不确定性问题 | 第47-50页 |
第四章 以票据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破产隔离研究 | 第50-59页 |
第一节 以票据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破产隔离问题 | 第50-52页 |
一、基础资产与计划管理人的破产隔离问题 | 第50-51页 |
二、基础资产与原始权益人的破产隔离问题 | 第51-52页 |
第二节 域外经验 | 第52-55页 |
一、美国“真实销售”认定的司法实践 | 第52-54页 |
二、欺诈性转移及其对真实销售的影响 | 第54页 |
三、实体合并对资产证券化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第三节 以票据收益权为基础资产的破产隔离争议的解决方式 | 第55-59页 |
一、基础资产与计划管理人破产隔离的控制措施 | 第55-56页 |
二、基础资产与原始权益人破产隔离的控制措施 | 第56-57页 |
三、实践中对破产隔离问题的处理 | 第57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3-64页 |
后记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