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土地利用回归模型研究闽南三角地区PM2.5的时空分布
摘要 | 第8-10页 |
Abstract | 第10-12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28页 |
1.1 PM_(2.5)基本知识 | 第13-15页 |
1.1.1 PM_(2.5)定义和分类 | 第13-14页 |
1.1.2 PM_(2.5)危害与污染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 土地利用回归模型的研究进展 | 第15-25页 |
1.2.1 土地利用回归模型的内涵与特点 | 第15-16页 |
1.2.2 土地利用回归模型的研究现状 | 第16-25页 |
1.3 研究重要性、意义、内容、目的及方法路线 | 第25-28页 |
1.3.1 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3.2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| 第26-27页 |
1.3.3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27-28页 |
第2章 数据与方法 | 第28-44页 |
2.1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28页 |
2.2 数据的搜集 | 第28-36页 |
2.2.1 PM_(2.5)浓度数据 | 第28-30页 |
2.2.2 道路数据 | 第30-31页 |
2.2.3 土地利用数据 | 第31-34页 |
2.2.4 海拔 | 第34-35页 |
2.2.5 人口数据 | 第35-36页 |
2.3 数据处理 | 第36-40页 |
2.3.1 预测变量提取 | 第36-39页 |
2.3.2 因变量的提取 | 第39-40页 |
2.4 模型理论基础与相关的建模及验证方法 | 第40-44页 |
2.4.1 土地利用回归模型理论基础 | 第40页 |
2.4.2 建模方法 | 第40-42页 |
2.4.3 土地利用回归模型的验证方法 | 第42-44页 |
第3章 PM_(2.5)数据统计特征描述 | 第44-58页 |
第4章 土地利用回归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| 第58-73页 |
4.1 相关分析和筛选变量 | 第58-62页 |
4.2 多元逐步线性回归构建模型以及交叉验证 | 第62-65页 |
4.3 生成图像与分析 | 第65-73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