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1 引言 | 第10-17页 |
1.1 香蕉枯萎病研究进展 | 第10-13页 |
1.1.1 香蕉产业现状 | 第10页 |
1.1.2 香蕉枯萎病的危害 | 第10-11页 |
1.1.3 尖孢镰刀菌概述 | 第11页 |
1.1.4 尖孢镰刀菌致病机理研究 | 第11-12页 |
1.1.5 尖孢镰刀菌现有防治手段 | 第12-13页 |
1.2 人工肽适体 | 第13-14页 |
1.2.1 人工肽适体概述 | 第13-14页 |
1.2.2 人工肽适体的应用 | 第14页 |
1.3 研究内容、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6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6-17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17-27页 |
2.1 实验材料 | 第17-20页 |
2.1.1 供试菌株和病原菌 | 第17页 |
2.1.2 质粒 | 第17页 |
2.1.3 引物 | 第17页 |
2.1.4 生物操作常用酶 | 第17页 |
2.1.5 常用试剂盒 | 第17-18页 |
2.1.6 常用药品 | 第18页 |
2.1.7 常用试剂配方 | 第18-19页 |
2.1.8 培养基配方 | 第19页 |
2.1.9 抗生素及其他试剂 | 第19-20页 |
2.1.10 仪器及设备 | 第20页 |
2.2 实验方法 | 第20-27页 |
2.2.1 尖孢镰刀菌孢子悬液的制备 | 第20页 |
2.2.2 肽适体文库筛选 | 第20-22页 |
2.2.3 功能性肽适体的原核表达与抑菌能力评估 | 第22-24页 |
2.2.4 功能性肽适体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| 第24-26页 |
2.2.5 互作机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6-27页 |
3 结果与分析 | 第27-48页 |
3.1 肽适体文库筛选 | 第27-29页 |
3.1.1 肽适体文库的转化与PCR验证 | 第27-28页 |
3.1.2 抑菌实验筛选肽适体结果 | 第28页 |
3.1.3 肽适体序列的测定及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 肽适体的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| 第29-33页 |
3.2.1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 | 第29-30页 |
3.2.2 原核表达载体的序列比对分析 | 第30-33页 |
3.3 原核表达及纯化功能性肽适体 | 第33-36页 |
3.3.1 功能性肽适体的原核表达条件探索 | 第33-35页 |
3.3.2 功能性肽适体的纯化 | 第35-36页 |
3.4 原核表达功能性肽适体的抑菌能力评估 | 第36-39页 |
3.4.1 功能性肽适体的全蛋白提取液抑菌实验 | 第36-37页 |
3.4.2 纯化功能性肽适体抑菌实验 | 第37-38页 |
3.4.3 纯化功能性肽适体平板实验 | 第38-39页 |
3.5 功能性肽适体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| 第39-43页 |
3.5.1 PI染色检测病原孢子外膜受损状况 | 第39-41页 |
3.5.2 SNP-孢子全蛋白Pull-down实验筛选互作蛋白 | 第41-43页 |
3.5.3 Q Exactive质谱鉴定 | 第43页 |
3.6 功能性肽适体与尖孢镰刀菌互作机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43-48页 |
3.6.1 卷积神经网络方法预测互作蛋白 | 第43-44页 |
3.6.2 功能性肽适体及互作蛋白的三维建模 | 第44页 |
3.6.3 互作蛋白活性位点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6.4 分子对接 | 第45-48页 |
4 讨论 | 第48-53页 |
4.1 肽适体文库筛选 | 第48页 |
4.2 功能性肽适体SNP-D4蛋白的原核表达 | 第48-49页 |
4.3 功能性肽适体的抑菌能力评估 | 第49-50页 |
4.4 功能性肽适体抑制尖孢镰刀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| 第50-51页 |
4.5 功能性肽适体与尖孢镰刀菌互作机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51-53页 |
5 结论 | 第53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0页 |
基金项目资助 | 第60-61页 |
攻读硕士期间主持项目与发表文章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