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8-17页 |
1.1 植物体内的生物钟 | 第8页 |
1.2 生物钟的核心反馈调控环 | 第8-10页 |
1.3 生物钟的信号输入途径与信号输出途径 | 第10-11页 |
1.4 生物钟与植物的生长发育 | 第11-14页 |
1.4.1 生物钟调控种子萌发 | 第11页 |
1.4.2 生物钟调控幼苗生长 | 第11-12页 |
1.4.3 生物钟调控逆境响应 | 第12-13页 |
1.4.4 生物钟调控开花 | 第13-14页 |
1.5 ZEITLUPE家族基因在生物钟中的作用 | 第14-17页 |
2 引言 | 第17-18页 |
3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35页 |
3.1 实验材料 | 第18-22页 |
3.1.1 植物材料 | 第18页 |
3.1.2 菌株及载体 | 第18-19页 |
3.1.3 试剂及仪器 | 第19-20页 |
3.1.4 实验试剂配制方法 | 第20-22页 |
3.2 实验方法 | 第22-35页 |
3.2.1 目的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22页 |
3.2.2 DNA提取 | 第22-23页 |
3.2.3 RNA的提取及纯化 | 第23页 |
3.2.4 cDNA的合成 | 第23-24页 |
3.2.5 目的基因的克隆 | 第24-25页 |
3.2.6 重组蛋白的原核诱导表达 | 第25-27页 |
3.2.7 重组蛋白的真核诱导表达 | 第27-29页 |
3.2.8 纯化蛋白吸收光谱测定 | 第29页 |
3.2.9 Western-blot检测蛋白的表达 | 第29-30页 |
3.2.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| 第30-31页 |
3.2.11 拟南芥原生质体转化方法 | 第31-32页 |
3.2.12 拟南芥转化 | 第32-35页 |
4 结果与分析 | 第35-47页 |
4.1 大豆GmZTLs家族基因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| 第35-39页 |
4.1.1 大豆GmZTLs家族基因的预测 | 第35-36页 |
4.1.2 大豆GmZTL3和GmZTL4基因的克隆 | 第36-37页 |
4.1.3 ZTL家族蛋白的系统进化树分析 | 第37-38页 |
4.1.4 大豆GmZTL3和GmZTL4LOV功能域的3D结构预测 | 第38-39页 |
4.2 大豆GmZTL3和GmZTL4蛋白的诱导表达、纯化及吸收光谱的测定 | 第39-41页 |
4.2.1 重组蛋白的原核诱导表达 | 第39-40页 |
4.2.2 重组蛋白的真核诱导表达及纯化 | 第40-41页 |
4.2.3 重组蛋白的吸收光谱测定 | 第41页 |
4.3 大豆GmZTL3和GmZTL4在不同光周期条件下表达节律性分析 | 第41-42页 |
4.4 大豆GmZTL3和GmZTL4发育时期特异性表达分析 | 第42-44页 |
4.5 大豆GmZTL3和GmZTL4组织器官特异性表达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6 大豆GmZTL3和GmZTL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 | 第45页 |
4.7 大豆GmZTL3和GmZTL4在拟南芥中的异位表达分析 | 第45-47页 |
5 讨论与结论 | 第47-49页 |
5.1 讨论 | 第47-48页 |
5.2 结论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6页 |
Abstract | 第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