吸附相反应技术制备纳米Pd催化剂及其特性研究
致谢 | 第1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目录 | 第8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15页 |
·氯代有机物及其危害 | 第12-13页 |
·氯代脂肪烃及其危害 | 第12-13页 |
·氯代芳烃及其危害 | 第13页 |
·论文研究的意义和目标 | 第13-15页 |
·论文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·论文研究目的 | 第14页 |
·研究工作安排 | 第14-15页 |
2 文献综述 | 第15-31页 |
·氯代有机化合物的处理方法 | 第15-18页 |
·物理处理法 | 第15-16页 |
·生物降解法处理 | 第16页 |
·化学处理法 | 第16-18页 |
·钯催化剂在工业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钯催化剂的在环境催化中的应用 | 第18-19页 |
·钯催化剂在汽车行业的应用 | 第19页 |
·钯催化剂在化工,石油,医药行业的应用 | 第19页 |
·吸附相反应技术制备纳米催化剂 | 第19-26页 |
·基本原理 | 第20-21页 |
·吸附相反应技术研究进展 | 第21-26页 |
·制备纳米Pd催化剂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26-28页 |
·钯含量 | 第26页 |
·前驱物 | 第26-27页 |
·制备过程中水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·纳米Pd催化剂催化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 | 第28-31页 |
·溶剂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·碱的影响 | 第29页 |
·催化温度的影响 | 第29-31页 |
3 钯催化剂制备及催化预实验 | 第31-41页 |
·实验试剂和实验分析仪器 | 第31-32页 |
·试验试剂 | 第31页 |
·试验仪器 | 第31页 |
·分析仪器 | 第31-32页 |
·仪器分析方法 | 第32-33页 |
·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形貌分析 | 第32页 |
·X射线多晶衍射(XRD)测定晶型和晶粒粒径 | 第32-33页 |
·扫描电子显微镜-能谱仪测定相对含量 | 第33页 |
·实验装置 | 第33-34页 |
·预实验 | 第34-41页 |
·还原剂的选择 | 第34-37页 |
·对氯苯胺质量的对比 | 第37页 |
·不同前驱物的确定 | 第37-38页 |
·纳米钯对对氯苯胺的加氢脱氯催化 | 第38-40页 |
·预实验小结 | 第40-41页 |
4 负载型纳米Pd催化剂的制备 | 第41-48页 |
·前言 | 第41页 |
·不同水量的影响 | 第41-44页 |
·TEM表征 | 第41-42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2-44页 |
·Pd负载量的影响 | 第44-47页 |
·TEM表征 | 第44-45页 |
·XRD表征 | 第45-4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46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 纳米Pd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 | 第48-63页 |
·实验部份 | 第48-49页 |
·催化剂活性评价操作步骤 | 第48页 |
·产物分析 | 第48页 |
·反应活性的计算方法 | 第48-49页 |
·钯前驱物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·Pd负载量的影响 | 第50-54页 |
·加氢脱氯活性考评 | 第50-52页 |
·催化后样品的TEM表征 | 第52-53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3-54页 |
·水量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·催化性能考评 | 第55-56页 |
·TEM表征 | 第56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6-57页 |
·催化过程中碱的影响 | 第57-59页 |
·催化性能考评 | 第57-58页 |
·TEM分析 | 第58-59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59页 |
·催化温度的影响 | 第59-62页 |
·加氢脱氯性能考评 | 第60页 |
·TEM分析 | 第60-61页 |
·结果与讨论 | 第61-6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6 总结和展望 | 第63-65页 |
·论文总结 | 第63-64页 |
·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1页 |
作者简介及发表论文情况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