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5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5-25页 |
1.生态系统服务定义及分类 | 第16-17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定义 | 第16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2.生态系统服务货币化评估方法综述 | 第17-20页 |
·实际市场评估方法体系 | 第17-19页 |
·替代市场评估方法体系 | 第19页 |
·假想市场评估方法体系 | 第19-20页 |
3.国内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应用现状 | 第20-22页 |
·国际上已有评估的生态系统类型 | 第20-21页 |
·国内已有评估的生态系统类型 | 第21-22页 |
4.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及其货币化评估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4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| 第22-23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复杂性 | 第23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的时空尺度问题 | 第23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完整性 | 第23页 |
·价值评估理论与经济技术方法有待完善和突破之处 | 第23-24页 |
5.本文研究目标和内容 | 第24页 |
6.本文研究意义 | 第24-25页 |
第二章 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研究体系构建 | 第25-28页 |
1.人工生态系统特征及其生态系统服务特征 | 第25-26页 |
·人工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的关系 | 第25页 |
·人工生态系统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自然系统的区别 | 第25-26页 |
2.人工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及评估体系的建立 | 第26页 |
3.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方法论 | 第26-28页 |
·物质平衡法 | 第26-27页 |
·生命周期法 | 第27页 |
·本文采用的方法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温室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| 第28-38页 |
1.研究区概况 | 第28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28-33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28-29页 |
·系统定义及边界 | 第29页 |
·计算 | 第29-33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 | 第30-32页 |
·供给服务 | 第30页 |
·CO_2固定 | 第30-31页 |
·土壤保持 | 第31页 |
·保护土壤养分 | 第31-32页 |
·节约灌溉用水 | 第32页 |
·负面环境影响 | 第32-33页 |
·农膜残留 | 第32-33页 |
·土壤硝酸盐积累 | 第33页 |
·N_2O释放 | 第33页 |
·农药对多样性影响 | 第33页 |
3.结果 | 第33-35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及负面环境影响分析 | 第33-34页 |
·净效益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成本收益分析 | 第35页 |
4.讨论 | 第35-37页 |
·温室农业与露天菜田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| 第35-36页 |
·温室农业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及发展策略 | 第36-37页 |
·不确定性分析 | 第37页 |
5 结论 | 第37-38页 |
第四章 茶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| 第38-49页 |
1.研究区概况 | 第38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38-43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38-39页 |
·系统定义及边界 | 第39页 |
·计算 | 第39-43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 | 第40-42页 |
·供给服务 | 第40页 |
·固碳 | 第40-41页 |
·土壤保持 | 第41页 |
·保持土壤肥力 | 第41-42页 |
·含蓄水源 | 第42页 |
·负面环境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土壤酸化 | 第42-43页 |
·水体富营养化 | 第43页 |
·农药对多样性影响 | 第43页 |
3.结果 | 第43-45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及负面环境影响分析 | 第43页 |
·净效益分析 | 第43-44页 |
·其他服务价值 | 第44-45页 |
·美学价值与教育价值 | 第44页 |
·文化遗产价值 | 第44-45页 |
·娱乐及生态旅游价值 | 第45页 |
4.讨论 | 第45-48页 |
·茶园生态系统的经济效益分析 | 第45-46页 |
·茶园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益分析 | 第46-48页 |
·茶园生态系统的发展策略 | 第48页 |
·不确定性分析 | 第48页 |
5.结论 | 第48-49页 |
第五章 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| 第49-57页 |
1.研究区概况 | 第49页 |
2.研究方法 | 第49-53页 |
·数据来源 | 第49-50页 |
·系统定义及边界 | 第50页 |
·计算 | 第50-53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 | 第50-53页 |
·供给服务 | 第51页 |
·固碳 | 第51页 |
·土壤保持 | 第51-52页 |
·保持土壤肥力 | 第52页 |
·含蓄水源 | 第52-53页 |
·负面环境影响 | 第53页 |
·施肥引起的水体污染 | 第53页 |
·对多样性影响 | 第53页 |
3.结果 | 第53-54页 |
·生态系统服务及负面环境影响分析 | 第53页 |
·净效益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讨论 | 第54-56页 |
·人工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分析 | 第54-55页 |
·人工草地的发展展望 | 第55页 |
·不确定性分析 | 第55-56页 |
5.结论 | 第56-57页 |
第六章 几种人工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服务比较 | 第57-62页 |
1.人工生态系统直接经济价值比较 | 第57页 |
2.几种人工生态系统环境效益比较 | 第57-59页 |
3.从成本收益角度综合比较 | 第59-60页 |
4.讨论 | 第60-62页 |
结论与研究展望 | 第62-65页 |
1.结论 | 第62-63页 |
2.主要创新之处 | 第63-64页 |
3.讨论与展望 | 第64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75页 |
附录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