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心理学论文--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--认知论文

中学生考试焦虑的认知因素研究
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1 绪论第11-13页
    1.1 问题提出第11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现实意义第12-13页
2 文献综述第13-21页
    2.1 考试焦虑的界定第13页
    2.2 本研究对考试焦虑的界定第13-14页
    2.3 考试焦虑的构成要素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功能性分类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状态和特质焦虑的划分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认知的单一要素规定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认知和生理唤醒的“双维度”划分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考试焦虑的三维度划分第15页
    2.4 考试焦虑的测量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国外关于考试焦虑的测量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国内关于考试焦虑的测量第16页
    2.5 考试焦虑的理论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考试焦虑的驱力模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认知—注意(干扰)模型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考试焦虑的交互作用模型第17-18页
    2.6 已有研究的不足第18页
    2.7 本研究考试焦虑认知模型的建构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对考试的预期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对考试本身的认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对考试的能力的评估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7.4 对考试结果的评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5 对后果的评估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6 对责任的评估第20-21页
3 研究设计第21-22页
    3.1 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3.2 研究内容第21页
    3.3 研究方案第21-22页
4 研究一第22-29页
    4.1 研究目的第22页
    4.2 研究方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维度构想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研究对象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研究材料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研究程序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统计方法第23页
    4.3 研究结果第23-2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项目分析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信度检验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效度检验第24-27页
    4.4 讨论第27-29页
5 研究二第29-34页
    5.1 研究目的第29页
    5.2 研究假设第29页
    5.3 研究方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研究对象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研究材料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研究程序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统计方法第30页
    5.4 研究结果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考试焦虑认知因素的描述性结果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性别差异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年龄差异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认知因素对考试焦虑的回归分析第32页
    5.5 讨论第32-34页
6 研究三第34-39页
    6.1 研究目的第34页
    6.2 研究假设第34页
    6.3 研究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研究对象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研究材料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研究程序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统计分析第35-36页
    6.4 研究结果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对考试的预期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对考试本身的认识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应对考试的能力的评估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对考试结果的评估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5 对后果的评估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6 对责任的评估第37-38页
    6.5 讨论第38-39页
7 总讨论第39-42页
    7.1 考试焦虑认知模型第39页
    7.2 中学生考试焦虑认知量表的编制第39页
    7.3 中学生考试焦虑的现状第39-40页
    7.4 本研究的特色第40页
    7.5 局限和展望第40-42页
8 结论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8页
附录第48-58页
    附录1 中学生考试焦虑焦虑认知量表第48-51页
    附录2 考试焦虑量表(TAI)第51-52页
    附录3 考试焦虑情境第52-58页
致谢第58-59页
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青年基督徒宗教性、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
下一篇:父母婚姻冲突处理策略与青少年同伴冲突处理策略的关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