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1.1 选题缘起 | 第8-9页 |
1.2 学术史回顾 | 第9-15页 |
2 福建地区社会环境与天地会的创立 | 第15-22页 |
2.1 康雍乾时期福建经济社会与会党之风 | 第15-17页 |
2.2 宗族文化与天地会的兴起与传播 | 第17-18页 |
2.3 福建社会的尚武之风与早期天地会的活动 | 第18-20页 |
2.4 明郑遗风与天地会影响之扩展 | 第20-22页 |
3 暗流涌动:乾隆二十六年(1761)至乾隆五十年(1785) | 第22-27页 |
3.1 早期天地会的传会手段与活动方式 | 第22-23页 |
3.2 失灵的清廷地方社会管控体系 | 第23-27页 |
4 正式交锋:乾隆五十一年(1786)至乾隆五十三年(1788) | 第27-32页 |
4.1 林爽文起义与天地会活动的公开化 | 第27-28页 |
4.2 清廷“以民治民”的治理思路 | 第28-32页 |
5 余波未尽:乾隆五十四年(1789)至乾隆六十年(1795) | 第32-37页 |
5.1 天地会传播的隐秘化 | 第32-33页 |
5.2 地方社会管控体系的实际效用 | 第33-37页 |
6 活动中心:乾隆朝福建地区天地会传播的空间脉络与祖籍地缘冲突 | 第37-49页 |
6.1 发展历程 | 第37-43页 |
6.2 地域传播 | 第43-49页 |
7 星火燎原:嘉庆元年(1796)至道光二十年(1840) | 第49-60页 |
7.1 天地会义利观的转变及其等级化 | 第49-54页 |
7.2 “尽职”与“失职”之间的地方社会管控体系 | 第54-60页 |
结语 | 第60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附录: 乾隆年间福建天地会发展状况统计表 | 第65-86页 |
作者简历 | 第8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