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控制装置接口软件的开发及应用
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1.2 智能变电站概况 | 第12-14页 |
| 1.2.1 智能变电站基本构成 | 第12页 |
| 1.2.2 智能变电站一次设备 | 第12页 |
| 1.2.3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 | 第12-13页 |
| 1.2.4 智能变电站的模型 | 第13-14页 |
| 1.3 研究现状及需求 | 第14-17页 |
| 1.3.1 智能站与传统变电站的区别 | 第14-15页 |
| 1.3.2 与常规二次保护设备区别与难度 | 第15页 |
| 1.3.3 智能站稳控与传统站稳控的区别 | 第15-16页 |
| 1.3.4 安全稳定控制装置的作用 | 第16页 |
| 1.3.5 智能站稳控装置的需求 | 第16页 |
| 1.3.6 智能站稳控装置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7页 |
| 1.4 本论文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| 第二章 智能站稳控装置接口软件开发 | 第18-55页 |
| 2.1 与合并单元接口软件的开发 | 第19-32页 |
| 2.1.1 智能站与常规站采样的差异化对比 | 第19页 |
| 2.1.2 接口软件架构及开发流程 | 第19-21页 |
| 2.1.3 与合并单元的接口方式 | 第21-23页 |
| 2.1.4 与合并单元的通信规约 | 第23-24页 |
| 2.1.5 接收合并单元数据解析 | 第24-32页 |
| 2.2 与智能终端接口软件的开发 | 第32-46页 |
| 2.2.1 智能站与常规站采集开关量的差异化对比 | 第32-33页 |
| 2.2.2 接口软件架构及开发流程 | 第33-37页 |
| 2.2.3 与智能终端的接口方式 | 第37-38页 |
| 2.2.4 与智能终端的通信规约 | 第38页 |
| 2.2.5 接收GOOSE数据解析 | 第38-46页 |
| 2.3 与MMS网接口软件的开发 | 第46-53页 |
| 2.3.1 智能站后台与常规站后台的差异化对比 | 第46页 |
| 2.3.2 接口软件架构及开发流程 | 第46-50页 |
| 2.3.3 与MMS网的接口方式 | 第50-51页 |
| 2.3.4 MMS的主要内容 | 第51页 |
| 2.3.5 接收MMS网数据解析 | 第51-53页 |
| 2.4 智能站测试工具开发 | 第53-54页 |
| 2.5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| 第三章 智能站稳控装置的应用 | 第55-63页 |
| 3.1 新都桥智能站稳控装置的功能 | 第55-57页 |
| 3.1.1 系统概述 | 第55-57页 |
| 3.1.2 新都桥稳控装置功能说明 | 第57页 |
| 3.2 新都桥智能站稳控装置平台介绍 | 第57-60页 |
| 3.2.1 面板布置图 | 第57-58页 |
| 3.2.2 关键插件原理说明 | 第58-60页 |
| 3.3 新都桥稳控装置的采样方式 | 第60页 |
| 3.3.1 500kV3/2接线元件采样模式 | 第60页 |
| 3.3.2 220kV元件的采样模式 | 第60页 |
| 3.3.3 110kV元件的采样模式 | 第60页 |
| 3.4 新都桥稳控装置的GOOSE接口方式 | 第60-61页 |
| 3.4.1 GOOSE订阅方式 | 第60-61页 |
| 3.4.2 GOOSE发布方式 | 第61页 |
| 3.5 新都桥稳控装置与MMS网的连接方式 | 第61-62页 |
| 3.6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| 第四章 智能站稳控装置的测试 | 第63-73页 |
| 4.1 智能站稳控装置的测试目的 | 第63页 |
| 4.2 智能站稳控装置的测试内容 | 第63-64页 |
| 4.3 智能站稳控装置的测试方法 | 第64-72页 |
| 4.3.1 采样测试 | 第64-67页 |
| 4.3.2 与智能终端接口软件测试 | 第67-69页 |
| 4.3.3 MMS报文测试 | 第69-70页 |
| 4.3.4 稳控软件功能的测试 | 第70-72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72-73页 |
|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5.1 论文研究工作和结论 | 第73页 |
| 5.2 下一步展望 | 第73-75页 |
| 致谢 | 第75-7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76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