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家畜论文--猪论文

猪β防御素2的体外分子改造及功能研究

致谢第4-8页
摘要第8-9页
英文缩略词表第9-10页
1.文献综述第10-20页
    1.1 防御素的研究进展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防御素的分类及分布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防御素的生物活性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防御素的作用机制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猪β-防御素第11-12页
    1.2 防御素的分子改造第12页
    1.3 定点突变技术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寡核苷酸引物定点突变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盒式突变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PCR定点突变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定点突变的应用第13页
    1.4 定向进化第13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易错PCR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外显子改组(exon shuffling)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DNA改组技术(DNA shuffling)第15-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1 DNA改组的发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4.3.2 DNA改组的应用前景第18-20页
2.引言第20-21页
3.猪β防御素2的定点突变及其活性分析第21-40页
    3.1 实验材料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质粒、菌株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酶和主要试剂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主要试剂及配制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主要仪器与设备第23页
    3.2 实验方法第23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pBD-2的定点突变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1 定点突变位点设计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2 定点突变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1.3 PCR扩增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克隆载体的构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理化性质预测及同源建模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1 重组质粒的双酶切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4.2 重组pBD-2基因与表达载体连接及鉴定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重组pBD-2的诱导与纯化鉴定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1 重组pBD-2的诱导表达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2 重组蛋白的提取纯化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3 蛋白浓度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5.4 SDS-PAGE分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6 重组蛋白活性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6.1 抑菌活性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6.2 溶血活性分析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6.3 盐浓度敏感性检测第29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分析第29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理化性质预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同源建模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PCR扩增结果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重组质粒的克隆检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1 菌液PCR鉴定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4.2 测序鉴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.1 重组质粒双酶切鉴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5.2 PET30a-mpBD2-DD1~DD6的测序鉴定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6 重组目的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鉴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6.1 重组蛋白诱导表达的SDS-PAGE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6.2 重组纯化蛋白的SDS-PAGE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7 蛋白活性分析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7.1 抑菌活性分析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7.2 溶血活性分析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.7.3 盐浓度敏感性分析第37-38页
    3.4 讨论与结论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讨论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结论第39-40页
4.猪β防御素2的DNA改组及其活性分析第40-54页
    4.1 实验材料第40页
    4.2 实验方法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DNA改组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克隆载体的构建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理化性质的预测及同源建模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5 重组pBD-2的诱导与纯化鉴定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6 重组蛋白活性分析第42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分析第42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DNA改组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重组质粒的克隆及检测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1 重组质粒的菌液PCR检测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2.2 重组质粒的测序鉴定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理化性质预测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同源建模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表达载体的构建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目的蛋白诱导表达与纯化鉴定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1 重组蛋白的SDS-PAGE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6.2 重组纯化蛋白的SDS-PAGE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蛋白活性分析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7.1 抑菌活性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7.2 溶血活性分析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.7.3 盐浓度敏感性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4.4 讨论与结论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讨论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结论第53-54页
5.全文总结第54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62页
英文摘要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苜蓿皂苷调控断奶仔猪肝脏代谢的关键蛋白筛选
下一篇:犬子宫蓄脓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及疗效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