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贸易经济论文--各国对外贸易论文--中国对外贸易论文--与各国贸易关系论文

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问题研究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10-17页
    0.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研究的目的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研究的意义第11页
    0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0.3 研究框架第14-15页
    0.4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0.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0.5.1 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0.5.2 研究的不足之处第16-17页
1 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理论基础第17-21页
    1.1 比较优势理论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第17-18页
    1.2 规模经济理论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第18页
    1.3 专业化理论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第18-19页
    1.4 跨国公司理论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第19-21页
2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的贸易利益分配格局第21-24页
    2.1 国家层面第21-22页
    2.2 企业层面第22-24页
3 中美贸易发展历程和贸易结构第24-37页
    3.1 中美贸易发展历程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中美贸易关系恢复阶段(1979-1989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中美贸易快速发展阶段(1990-2000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中美贸易稳定发展阶段(2001-至今)第26-27页
    3.2 中美贸易结构分析第27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初级产品贸易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工业制成品贸易第29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1 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品贸易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.2.2 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贸易第32-35页
    3.3 中美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贸易顺差持续增大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贸易结构失衡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生产转移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美对华的出口限制第35-37页
4 中美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测算及实证研究第37-53页
    4.1 中美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的测算及分析第37-45页
    4.2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第45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主要的贸易利益衡量指标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1 进出口贸易差额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2 贸易条件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.1.3 贸易附加值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变量的选取和模型设定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模型的回归与检验第48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模型结果分析第51-53页
5 政策建议第53-57页
    5.1 加快中国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第53页
    5.2 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第53-54页
    5.3 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第54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扩大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的规模效应第5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提升本土企业中间产品的生产能力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加快企业高级生产要素的培养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延伸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链条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培育参与和主导国际分工的企业主体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第62-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信任和相互依赖对工程冲突双方信息交换的影响
下一篇:基于石墨烯印迹致癌芳香胺的零流电位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