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前言 | 第8-11页 |
第一章 勘探状况及石油地质条件 | 第11-18页 |
1.1 勘探情况 | 第11页 |
1.2 地层及沉积特征 | 第11-14页 |
1.3 地温场特征及分布 | 第14-16页 |
1.4 压力场特征与分布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油藏类型分析 | 第18-25页 |
2.1 常规油气藏 | 第19-21页 |
2.1.1 构造油气藏 | 第19页 |
2.1.2 复合油气藏 | 第19-21页 |
2.1.3 岩性油气藏 | 第21页 |
2.2 非常规油气藏 | 第21-25页 |
2.2.1 滞留型非常规油气藏 | 第23页 |
2.2.2 半滞留型非常规油气藏 | 第23-25页 |
第三章 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| 第25-58页 |
3.1 源岩发育控因 | 第25-32页 |
3.1.1 源岩的发育与分布及演化阶段 | 第25-26页 |
3.1.2 多套成熟生油岩控制油藏范围 | 第26-32页 |
3.2 构造特征控因 | 第32-40页 |
3.2.1 研究区构造基本特征 | 第32-34页 |
3.2.2 构造控制油藏类型 | 第34-40页 |
3.3 沉积微相控因 | 第40-50页 |
3.3.1 沉积类型及其特征 | 第40页 |
3.3.2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| 第40-44页 |
3.3.3 沉积微相类型控制了含油性 | 第44-50页 |
3.4 储层物性控因 | 第50-58页 |
3.4.1 储层物性参数计算方法 | 第50-51页 |
3.4.2 储层物性平面展布规律研究 | 第51-55页 |
3.4.3 储层物性控制了油水分布 | 第55-58页 |
第四章 油藏分布规律研究 | 第58-66页 |
4.1 垂向上油藏分布规律 | 第58页 |
4.2 平面上油藏分布规律 | 第58-61页 |
4.3 他拉哈-常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综合评价分析 | 第61-66页 |
结论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作者简介、发表文章及研究成果目录 | 第70-71页 |
致谢 | 第71-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