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9-23页 |
1.1 姜黄素的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1.1 姜黄素简介 | 第9页 |
1.1.2 姜黄素的生理功能 | 第9-11页 |
1.1.3 姜黄素的应用缺陷 | 第11-12页 |
1.2 脂质体的研究现状 | 第12-20页 |
1.2.1 脂质体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2.2 脂质体的分类 | 第13-15页 |
1.2.3 脂质体的特点 | 第15页 |
1.2.4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2.5 脂质体的质量评价 | 第17-19页 |
1.2.6 脂质体的应用 | 第19-20页 |
1.3 课题来源、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| 第20-23页 |
1.3.1 课题来源 | 第20页 |
1.3.2 选题意义 | 第20-22页 |
1.3.3 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表征 | 第23-33页 |
2.1 前言 | 第23页 |
2.2 材料与仪器 | 第23-24页 |
2.2.1 材料和试剂 | 第23页 |
2.2.2 仪器和设备 | 第23-24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24-26页 |
2.3.1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2.3.2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常规性质的测定 | 第25页 |
2.3.3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微观形貌 | 第25页 |
2.3.4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结构性质 | 第25-26页 |
2.3.5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释放性质 | 第26页 |
2.4 结果与讨论 | 第26-32页 |
2.4.1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常规性质 | 第26-28页 |
2.4.2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微观形貌 | 第28-29页 |
2.4.3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结构性质 | 第29-30页 |
2.4.4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释放 | 第30-32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3章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| 第33-43页 |
3.1 前言 | 第33页 |
3.2 材料与仪器 | 第33-34页 |
3.2.1 材料和试剂 | 第33页 |
3.2.3 仪器和设备 | 第33-34页 |
3.3 实验方法 | 第34-36页 |
3.3.1 对pH稳定性 | 第34-35页 |
3.3.2 对金属离子稳定性 | 第35页 |
3.3.3 模拟胃、肠液消化稳定性 | 第35-36页 |
3.3.4 储藏稳定性 | 第36页 |
3.4 结果与讨论 | 第36-41页 |
3.4.1 对pH稳定性 | 第36-37页 |
3.4.2 对金属离子稳定性 | 第37-39页 |
3.4.3 模拟胃、肠液消化稳定性 | 第39-40页 |
3.4.4 储藏稳定性 | 第40-41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1-43页 |
第4章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生物利用性研究 | 第43-61页 |
4.1 前言 | 第43-44页 |
4.2 材料与仪器 | 第44-45页 |
4.2.1 材料和试剂 | 第44页 |
4.2.2 仪器和设备 | 第44-45页 |
4.3 实验方法 | 第45-51页 |
4.3.1 体外抗氧化 | 第45-47页 |
4.3.2 细胞抗氧化 | 第47-49页 |
4.3.3 细胞毒性 | 第49-50页 |
4.3.4 细胞摄取率 | 第50-51页 |
4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1-60页 |
4.4.1 体外抗氧化 | 第51-54页 |
4.4.2 细胞抗氧化 | 第54-56页 |
4.4.3 细胞毒性 | 第56-57页 |
4.4.4 细胞摄取率 | 第57-6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5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5.1.1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的表征 | 第61页 |
5.1.2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稳定性研究 | 第61页 |
5.1.3 姜黄素纳米脂质体的生物利用性研究 | 第61-62页 |
5.2 创新点 | 第62页 |
5.3 展望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71页 |
攻读硕士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