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18页 |
·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焊接自动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·MIG 管道打底焊技术 | 第13页 |
·焊接监控系统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质量控制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·焊缝自动跟踪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焊接监控系统中的视觉传感系统 | 第15-16页 |
·存在的问题及课题的研究内容 | 第16-17页 |
·论文的组织结构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焊接监控系统 | 第18-24页 |
·焊接监控系统概述 | 第18-20页 |
·监控系统的组成 | 第18页 |
·监控系统工作流程 | 第18-20页 |
·硬件设计 | 第20-21页 |
·视觉传感系统 | 第21-22页 |
·V 型坡口管道焊接工艺 | 第2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22-24页 |
第三章 图像处理技术 | 第24-32页 |
·预处理 | 第24-26页 |
·灰度化 | 第24页 |
·滤波去噪 | 第24-25页 |
·二值化 | 第25-26页 |
·边缘检测 | 第26-29页 |
·传统的边缘检测 | 第27页 |
·数学形态学 | 第27-28页 |
·主动轮廓 | 第28-29页 |
·特征提取 | 第29-30页 |
·图像处理技术在焊接领域中的应用 | 第30-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四章 基于图像处理的MIG 焊图像特征提取 | 第32-44页 |
·打底焊典型图像特征 | 第32页 |
·基于OSTU 与直线拟合的焊前校准 | 第32-35页 |
·焊前校准功能 | 第32-33页 |
·焊前校准算法原理 | 第33-34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4-35页 |
·基于数学形态学与CV 主动轮廓的熔池边缘提取 | 第35-40页 |
·熔池边缘提取算法的提出 | 第35页 |
·边缘提取算法原理 | 第35-38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8-40页 |
·基于熔池定位与Sobel 滤波的焊缝与焊丝提取 | 第40-43页 |
·图像处理 | 第40-41页 |
·焊丝特征信息提取 | 第41页 |
·焊缝特征信息提取 | 第41-42页 |
·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2-4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焊缝跟踪过程控制分析 | 第44-51页 |
·焊缝自动跟踪系统 | 第44-47页 |
·焊缝自动跟踪系统概述 | 第44-45页 |
·纠偏算法 | 第45-47页 |
·基于PID 实时控制策略 | 第47-49页 |
·PID 控制器 | 第47页 |
·实时控制 | 第47-48页 |
·控制策略 | 第48页 |
·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| 第48-49页 |
·步进电机控制 | 第4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六章 基于被动光的GMAW 管道打底焊监控系统软件 | 第51-58页 |
·系统软件功能概述 | 第51-55页 |
·系统界面 | 第51-52页 |
·系统功能 | 第52-53页 |
·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| 第53-55页 |
·系统的软件实现 | 第55-56页 |
·系统开发工具 | 第55页 |
·软件实现的关键技术 | 第55-56页 |
·系统软件的测试应用 | 第56-5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7-58页 |
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| 第58-60页 |
·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 | 第58页 |
·下一步的工作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