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引言 | 第7-17页 |
1.1 自旋电子学简介 | 第7-10页 |
1.1.1 自旋电子学的形成与发展 | 第7-9页 |
1.1.2 低功耗自旋电子学器件 | 第9-10页 |
1.2 电控磁效应 | 第10-13页 |
1.2.1 电控磁的机制 | 第10-11页 |
1.2.2 离子液体电控磁 | 第11-13页 |
1.3 磁振子 | 第13-16页 |
1.3.1 磁振子的激发与探测 | 第13-15页 |
1.3.2 磁振子的输运行为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思路及内容 | 第16-17页 |
第2章 实验方法 | 第17-24页 |
2.1 薄膜制备 | 第17-18页 |
2.1.1 磁控溅射 | 第17-18页 |
2.1.2 电子束蒸镀 | 第18页 |
2.2 器件加工 | 第18-22页 |
2.2.1 光刻工艺 | 第18-20页 |
2.2.2 电子束曝光 | 第20-22页 |
2.3 性能测试 | 第22-24页 |
2.3.1 X射线光电子能谱 | 第22页 |
2.3.2 超导量子干涉仪 | 第22-23页 |
2.3.3 磁电输运性能测试 | 第23-24页 |
第3章 离子液体电调控Co/Ni垂直易磁化体系的磁学性能 | 第24-36页 |
3.1 Co/Ni垂直易磁化体系的结构设计与器件制备 | 第24-25页 |
3.2 电调控Co/Ni体系的磁性 | 第25-28页 |
3.3 电调控Co/Ni体系磁性的氧离子迁移机制 | 第28-32页 |
3.4 电调控Co/Ni体系的交换耦合器件 | 第32-35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35-36页 |
第4章 铁磁绝缘体YIG热激发磁振子的输运性能 | 第36-49页 |
4.1 非局域结构中YIG热激发磁振子的输运行为 | 第36-38页 |
4.2 YIG热激发磁振子输运的影响因素 | 第38-45页 |
4.2.1 YIG热激发磁振子输运的温度相关性 | 第38-41页 |
4.2.2 YIG热激发磁振子输运的厚度相关性 | 第41-42页 |
4.2.3 YIG热激发磁振子输运的间距相关性 | 第42-45页 |
4.3 YIG热激发磁振子输运的双通道模型 | 第45-47页 |
4.4 基于YIG热激发磁振子输运的三终端器件 | 第47-48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48-49页 |
第5章 结论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