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中国医学论文--中医骨伤科论文--现代医学骨伤科疾病论文

颈晕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(痰阻经脉型)的临床疗效评价

中文摘要第6-7页
英文摘要第7页
英文缩略语第8-9页
前言第9-10页
文献综述第10-20页
    1.传统中医药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概况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 病因病机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辨证分型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3 中医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中药治疗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针灸治疗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 手法推拿治疗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 牵引治疗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5 小针刀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6 穴位注射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7 综合治疗第15-16页
    2.现代医学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概况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 解剖特点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 发病机制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机械性压迫学说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颈交感神经受刺激学说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颈椎节段不稳学说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血液动力学学说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5 体液因子学说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现代医学关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1 药物治疗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2 物理治疗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.3 手术治疗第18-19页
    3.总结与展望第19-20页
实验研究第20-28页
    1.病例选择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1 一般资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 病例选择标准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1 诊断标准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2 纳入标准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3 排除标准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.4 剔除、脱落、中止实验标准第23页
    2.研究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 实验分组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 观察指标及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1 观察时间节点的选择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2 安全性观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3 疗效性观测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.4 疗效判定指标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 统计学处理第24页
    3.实验结果及分析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(见表六、表七)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指标积分对比(见表八、表九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指标积分比较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学评分对比(见表十、表十一)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5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学评分比较第26-27页
    4.安全性检测第27-28页
讨论第28-31页
结语第31-32页
致谢第32-33页
参考文献第33-37页
附图A第37-38页
附图B第38-39页

论文共3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逐瘀止痛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(血瘀型)的临床疗效评价
下一篇:自拟清窍止痛汤治疗经行头痛(阴虚火旺证)的临床观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