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一般工业技术论文--工程材料学论文--复合材料论文--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

新型三维编织体结构的开发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5页
   ·引言第7-12页
     ·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第9-12页
   ·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·编织原理研究现状第12页
     ·异型预制件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·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3-14页
   ·本课题研究内容第14-15页
第二章 三维编织预制件新结构及原理第15-25页
   ·结构设计第15-17页
   ·编织原理第17-21页
     ·传统的四步法编织原理分析及借鉴第17页
     ·邻接法编织原理的设计第17-20页
     ·纱线交织方式第20-21页
   ·邻接法编织与四步法原理差异对比分析第21-23页
     ·排纱方式第21页
     ·纱线运动规律第21-22页
     ·步长第22-23页
     ·纱线循环数第23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3-25页
第三章 邻接法编织预制件实验编织第25-33页
   ·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5-26页
     ·矩形编织体的编织第25-26页
   ·编织体织造流程第26-31页
     ·“工”字截面编织体的编织第27页
     ·其它异型截面编织体的编织第27-28页
     ·衬经编织体的编织第28-29页
     ·中空管状编织体的编织第29-31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1-33页
第四章 三维编织体的结构分析第33-41页
   ·纱线的排列原则第33-35页
     ·纱线排列方式第34页
     ·纱线绞绕次数第34-35页
   ·编织体内部形态第35-36页
   ·邻接法与四步法纱线形态差异第36-38页
     ·纱线运动方式第36-37页
     ·编织体表面形态第37-38页
   ·纱线形态影响因素第38-39页
     ·纱线张力第39页
     ·打纬第39页
   ·自然扭转第39-40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0-41页
第五章 总结第41-42页
   ·结论第41页
   ·存在的不足第41-42页
致谢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6页
附录: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纤维用SrAl2O4发光材料制备工艺的优化
下一篇:荧光溶胶复合体系研制及其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