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建筑科学论文--地下建筑论文--区域规划、城乡规划论文--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

鹰潭市古代园林调查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绪论第8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-9页
    1.2 研究范围和概念界定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研究范围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概念界定第9-11页
    1.3 研究综述第11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中国古代园林研究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鹰潭市古代园林研究第14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内容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6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论文框架第18-19页
2 鹰潭市古代变迁及园林环境第19-25页
    2.1 鹰潭市园林的自然环境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自然环境概述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自然环境对鹰潭市园林的影响第20页
    2.2 鹰潭市园林的社会文化环境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原始族源及人口流动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地域民俗及文化第21-22页
    2.3 鹰潭市古代历史沿革第22-25页
3 秦汉时期的鹰潭市园林第25-29页
    3.1 历史背景概况第25-26页
    3.2 鹰潭市园林的萌发第26-28页
    3.3 小结第28-29页
4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鹰潭市园林第29-32页
    4.1 历史背景概况第29-30页
    4.2 初露端倪的寺观园林第30-31页
    4.3 小结第31-32页
5 隋唐五代时期的鹰潭市园林第32-38页
    5.1 历史背景第32-33页
    5.2 贵溪县的设立第33页
    5.3 私家园林第33-34页
    5.4 寺观园林第34-36页
    5.5 公共园林的出现第36-37页
    5.6 小结第37-38页
6 两宋时期的鹰潭市园林第38-50页
    6.1 历史背景概况第38-39页
    6.2 私家园林第39-40页
    6.3 寺观园林第40-43页
    6.4 文教园林第43-47页
    6.5 官署园林第47页
    6.6 公共园林第47-48页
    6.7 小结第48-50页
7 元明清时期的鹰潭市园林第50-74页
    7.1 历史背景概况第50-51页
    7.2 私家园林第51-56页
    7.3 寺观园林第56-62页
    7.4 官署园林第62-64页
    7.5 文教园林第64-67页
    7.6 公共园林第67-71页
    7.7 其他园林第71-72页
    7.8 小结第72-74页
8 鹰潭市古代园林地方特色探研第74-80页
    8.1 鹰潭市古代园林发展的几个阶段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8.1.1 萌芽期——秦汉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8.1.2 缓慢发展期——三国两晋南北朝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8.1.3 转折期——隋唐五代第74页
        8.1.4 繁盛期——两宋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8.1.5 成熟期——元明清第75-76页
    8.2 龙虎山道教文化影响下的寺观园林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8.2.1 园林的选址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8.2.2 园林意境的营造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8.2.3 对当地其他园林的影响第78页
    8.3 文人园林的转变第78-80页
        8.3.1 园林观念的转变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8.3.2 造园手法与风格的转变第79-80页
9 结论与展望第80-82页
    9.1 结论第80页
    9.2 展望第80-82页
参考文献第82-85页
附录第85-100页
致谢第100-101页
作者简介第101页

论文共10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方集合住宅中、小户型居住空间设计研究
下一篇:基于老年密集行为空间的既有住区场所适老性研究--以大连市丘陵地带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