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市场论文

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
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20-3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、目的及意义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研究意义第21-2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2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股权激励有效性标准的研究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研究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因素的研究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文献述评第26-27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创新点第29-30页
    1.4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31-38页
    2.1 股权激励的基本内涵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股权激励的含义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股权激励的模式第31-33页
    2.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委托代理理论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人力资本理论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双因素激励理论第34-35页
    2.3 股权激励的运作机理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股权激励的授予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股票期权的执行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股权激励的结束与终止条件第36页
    2.4 DEA模型的介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DEA模型的发展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DEA模型的特点第36-3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7-38页
第3章 股权激励在我国实施现状及问题第38-45页
    3.1 我国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初步探索阶段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成长阶段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快速发展阶段第39-40页
    3.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基本情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特点第41-42页
    3.3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外部因素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内部因素第43-44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第4章 股权激励有效性分析第45-69页
    4.1 数据来源及指标选取第45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来源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指标选取第45-47页
    4.2 股权激励有效性初步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4.3 基于DEA模型股权激励有效性分析第50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主板股权激励有效性第50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中小板股权激励有效性第55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创业板股权激励有效性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基于DEA模型三板块股权激励有效性分析第66-68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68-69页
第5章 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第69-81页
    5.1 研究设计第69-71页
    5.2 描述性统计第71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主板描述性统计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中小板描述性统计第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创业板描述性统计第72-73页
    5.3 相关性分析第73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主板相关性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中小板相关性分析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创业板相关性分析第75页
    5.4 多元回归分析第75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主板回归分析第76-7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中小板回归分析第77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创业板回归分析第78-79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79-81页
第6章 研究结论、建议及展望第81-87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81-83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实证结论第81-82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结论第82-83页
    6.2 建议第83-86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外部因素角度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内部因素角度第84-86页
    6.3 研究展望第86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86-87页
参考文献第87-9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1-92页
致谢第92页

论文共9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社会网络对我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
下一篇:房地产税收对投资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