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金属有机骨架Cu(BTC)固载磷钨酸的制备及其催化环己烯甲酸酯化反应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文献综述第10-21页
    1.1 环己醇简介第10页
    1.2 环己醇生产方法及研究进展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苯酚加氢法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环己烷氧化法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环己烯直接水合法制备环己醇第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环己烯间接水合法制备环己醇第11-13页
    1.3 烯酸酯化反应中常用的酸催化剂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离子交换树脂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杂多酸类催化剂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第15-16页
    1.4 负载型杂多酸-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研究进展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简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复合型杂多酸-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修饰与调控第17-19页
    1.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、意义和内容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20-21页
第2章 HPW-Cu(BTC)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催化烯酸醇化工艺条件的考察第21-33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21页
    2.2 实验部分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环己烯与甲酸酯化反应评价第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反应体系分析方法第23-24页
    2.3 结果与讨论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傅里叶红外表征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X射线衍射表征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N_2物理吸附表征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SEM表征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ICP表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29页
    2.4 HPW-Cu(BTC)催化烯酸酯化的工艺参数考察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催化剂用量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反应温度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反应时间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烯酸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优化条件下的HPW-Cu(BTC)的催化性能评价第32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2-33页
第3章 模板剂法制备HPW-Cu(BTC)及其催化环己烯甲酸酯化反应第33-40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33页
    3.2 实验部分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实验试剂及设备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催化剂表征方法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反应体系评价方法第34页
    3.3 结果与讨论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傅里叶红外表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X射线衍射表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N_2物理吸附表征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SEM表征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催化剂反应评价第38页
    3.4 回收催化剂结构表征第38-3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4章 HPW-Cu(BTC)的晶型转化及其催化环己烯甲酸的酯化反应第40-51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0页
    4.2 实验部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催化剂的制备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反应体系分析方法第41页
    4.3 催化剂表征结果第41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扫描电镜表征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X射线衍射表征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N_2物理吸附表征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热重表征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5 NH_3-TPD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傅里叶红外表征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ICP表征与催化剂性能评价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回收催化剂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4.4 工业原料配比条件下催化剂性能评价及结构表征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回收催化剂结构表征第49-5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结论与展望第51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致谢第57-58页
附录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页

论文共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苯醚甲环唑亲水性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、表征及应用
下一篇:磷烯各向异性电导与电场调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