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贵线天然气管道仿真培训系统开发与应用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7-13页 |
1.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7-9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7-8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8-9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| 第9-11页 |
1.2.1 天然气管道仿真软件的发展与应用 | 第9-10页 |
1.2.2 管道培训系统的发展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目标 | 第11-12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中贵线天然气管道仿真培训系统分析 | 第13-21页 |
2.1 中贵天然气管道概况及运行方式 | 第13-15页 |
2.1.1 中贵线天然气管道概况 | 第13-14页 |
2.1.2 系统工艺结构 | 第14页 |
2.1.3 站场工艺运行方式 | 第14-15页 |
2.2 仿真培训系统的功能及结构 | 第15-20页 |
2.2.1 站场工艺运行方式 | 第15-16页 |
2.2.2 仿真培训系统的结构 | 第16-20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3章 中贵线天然气管道仿真培训系统开发 | 第21-37页 |
3.1 SPS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21-28页 |
3.1.1 管道仿真模型 | 第21-22页 |
3.1.2 管道仿真模型中变量的定义 | 第22-23页 |
3.1.3 模型中主要参数选取 | 第23-25页 |
3.1.4 模型建立 | 第25-26页 |
3.1.5 模型校核 | 第26-28页 |
3.2 前台SCADA界面开发 | 第28-32页 |
3.2.1 界面的开发 | 第28-31页 |
3.2.2 操作界面与仿真模型的连接 | 第31-32页 |
3.3 OQ考核工况设置 | 第32-35页 |
3.3.1 正常工况OQ模型设置 | 第32-33页 |
3.3.2 异常工况OQ模型设置 | 第33-3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5-37页 |
第4章 中贵线天然气管道仿真培训系统的应用 | 第37-55页 |
4.1 中贵线天然气管道仿真培训系统操作 | 第37-43页 |
4.1.1 系统界面基本操作 | 第37-40页 |
4.1.2 系统高级操作 | 第40-41页 |
4.1.3 OQ培训模型使用 | 第41-43页 |
4.2 中贵线天然气管道仿真培训系统稳态计算 | 第43-47页 |
4.2.1 中贵线最大输气能力计算 | 第43-46页 |
4.2.2 中贵线瓶颈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3 中贵线天然气管道仿真培训系统调度考核 | 第47-53页 |
4.4 中贵线天然气管道仿真培训系统应用成果 | 第53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3-55页 |
第5章 结论及建议 | 第55-57页 |
5.1 结论 | 第55页 |
5.2 建议 | 第55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附录 A 中贵线仿真模型中中贵线里程数据 | 第59-62页 |
附录 B 中贵线仿真模型中各站设备变量名称 | 第62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