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物取象—浅析汉代陶灯的艺术特征
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7页 |
第一章 汉代陶灯综述 | 第7-10页 |
第二章 汉代陶灯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 | 第10-12页 |
第一节 汉代的浪漫主义 | 第10-11页 |
第二节 董仲舒的神学体系 | 第11-12页 |
第三章 汉代陶灯的造型特征 | 第12-20页 |
第一节 结构特征 | 第12-15页 |
1.单体陶灯与组合式陶灯 | 第12-14页 |
2.单枝灯与连枝灯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陶灯的主体造型 | 第15-20页 |
1.人物与灯结合的方式 | 第15-17页 |
2.动物与灯结合的方式 | 第17-18页 |
3.植物与灯结合的方式 | 第18-20页 |
第四章 汉代陶灯的表现内容 | 第20-25页 |
第一节 世俗的生活 | 第20-21页 |
第二节 彼岸的世界 | 第21-23页 |
第三节 灯的象征与寓意 | 第23-25页 |
第五章 工作室实践 | 第25-37页 |
第一节 阶段性工作室实践 | 第25-29页 |
1.动物型器皿 | 第25-28页 |
2.人物俑型器皿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创作感悟 | 第29-37页 |
1.对当代环境下艺术作品的思考 | 第29页 |
2.传统制器与审美在当下的延续 | 第29-30页 |
3.表达理想与情怀的艺术创作 | 第30-37页 |
致谢 | 第37-3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8-3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