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我国的资格刑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绪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9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| 第9-11页 |
三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1-12页 |
四、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资格刑的基本理论 | 第13-17页 |
第一节 资格刑的概念 | 第13-15页 |
一、国内学者关于资格刑的定义 | 第13-14页 |
二、国外关于资格刑的定义 | 第14-15页 |
第二节 资格刑的特征 | 第15-17页 |
一、内容的全面性 | 第15页 |
二、预防的针对性 | 第15页 |
三、罚法的时代性 | 第15-16页 |
四、成本的节约性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我国资格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| 第17-28页 |
第一节 我国资格刑的现状 | 第17-21页 |
一、剥夺政治权利刑的现状 | 第17-18页 |
二、驱逐出境刑的现状 | 第18-19页 |
三、与资格刑关联的准资格刑现状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我国资格刑存在的问题 | 第21-28页 |
一、资格刑地位偏低 | 第21页 |
二、资格刑体系尚未形成 | 第21-23页 |
三、必要配套制度缺失 | 第23-24页 |
四、现行刑种尚有诸多问题 | 第24-28页 |
第三章 国外资格刑检视 | 第28-34页 |
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资格刑 | 第28-29页 |
一、德国的资格刑 | 第28页 |
二、意大利的资格刑 | 第28-29页 |
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资格刑 | 第29-31页 |
一、美国的资格刑 | 第29-30页 |
二、英国的资格刑 | 第30-31页 |
第三节 国外经验对我国完善资格刑的启示 | 第31-34页 |
一、刑罚理念应当转变 | 第32页 |
二、资格刑制度应当修正 | 第32-33页 |
三、资格刑适用范围应当调整 | 第33-34页 |
第四章 完善我国资格刑的构想 | 第34-46页 |
第一节 提升资格刑地位 | 第34-35页 |
一、将资格刑上升为主刑 | 第34-35页 |
二、为资格刑设定专门章节 | 第35页 |
第二节 建构资格刑体系 | 第35-38页 |
一、增加自然人资格刑内容 | 第36-37页 |
二、増设单位资格刑 | 第37-38页 |
第三节 健全资格刑运行制度 | 第38-41页 |
一、完善不同资格刑之间适用规则 | 第38-39页 |
二、建立与准资格刑的衔接制度 | 第39-40页 |
三、建立资格刑复权制度 | 第40-41页 |
四、建立资格刑减刑制度 | 第41页 |
第四节 完善现行资格刑刑种 | 第41-46页 |
一、优化剥夺政治权利刑 | 第41-44页 |
二、优化驱逐出境刑 | 第44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