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光/电化学水氧化/5-羟甲基糠醛选择性还原的电极性能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4-24页
    1.1 光电催化概述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光电催化的意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光电催化的原理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光电催化的电极材料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4 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在光电催化中的应用第17-18页
    1.2 钒酸铋光阳极的研究现状第18-20页
    1.3 生物质HMF选择性还原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电催化还原HMF原理第21-22页
    1.4 氧化亚铜电极的研究现状第22页
    1.5 论文选题与研究内容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主要研究内容第23-24页
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4-28页
    2.1 实验原料第24-25页
    2.2 表征方法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X射线衍射分析(XRD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扫描电子显微镜(SEM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(UV-vis absorption spectra)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荧光光谱(Fluorescence spectra)第26-28页
第三章 等离激元共振效应对BiV04光电极光电水氧化性能的影响第28-46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8页
    3.2 光阳极的制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制备BiVO_4光电极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制备Au@SiO_2核壳结构修饰的BiVO_4光电极第29页
    3.3 光电催化氧化水的性能与影响研究第29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线性循环伏安曲线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(EIS)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氧化效率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电荷分离效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光电化学H_2O_2的形成第31-32页
    3.4 结果与讨论第32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晶相结构表征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光电极微观形貌表征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荧光光谱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4 光电催化性能第35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5 催化反应机理第43-44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44-46页
第四章 Cu_2O/Cu电极晶面调控与电催化还原HMF第46-66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6页
    4.2 电极制备第46-47页
    4.3 电催化还原HMF性能研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线性循环伏安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还原产物的~1H-NMR第47页
    4.4 结果与讨论第47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电极沉积反应pH的影响第47-5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1.1 晶相结构表征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1.2 微观形貌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1.3 电化学性能表征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.1.4 还原产物的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电极沉积温度的影响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电极沉积时间的影响第60-63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3-66页
结论第66-68页
论文创新点第68-70页
参考文献第70-76页
致谢第76-78页
作者与导师简介第78-80页
研究成果第80-81页
附件第81-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双模板剂下纳米ZSM-5分子筛合成及其甲醇芳构化性能研究
下一篇:基于石墨烯量子点和黑磷量子点的传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