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9页 |
1.2.1 国外研究发展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 国内研究发展现状 | 第14-19页 |
1.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1.4 论文组织结构 | 第20-21页 |
第2章 P2P网贷信用风险形成机制与相关技术 | 第21-28页 |
2.1 P2P网络借贷信用风险形成机制分析 | 第21-23页 |
2.1.1 来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 | 第21页 |
2.1.2 来自借贷平台的信用风险 | 第21页 |
2.1.3 来自P2P行业的信用风险 | 第21-23页 |
2.2 网络爬虫技术 | 第23页 |
2.3 随机森林算法 | 第23-24页 |
2.4 德尔菲法 | 第24-25页 |
2.5 WebService | 第25-26页 |
2.6 支持向量机 | 第26-27页 |
2.6.1 支持向量机原理 | 第26页 |
2.6.2 “One-against-rest”SVM算法 | 第26-27页 |
2.6.3 核函数选择 | 第27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3章 P2P信用风险评估系统分析与设计 | 第28-51页 |
3.1 可行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3.2 系统需求分析 | 第29-32页 |
3.2.1 网贷平台信用评级功能 | 第29-30页 |
3.2.2 网贷平台收益排行功能 | 第30-31页 |
3.2.3 问题平台功能 | 第31页 |
3.2.4 借款人信用风险预测功能 | 第31页 |
3.2.5 互金资讯功能 | 第31页 |
3.2.6 论坛功能 | 第31-32页 |
3.3 数据来源 | 第32页 |
3.4 系统设计 | 第32-37页 |
3.4.1 概念设计 | 第32-33页 |
3.4.2 数据库逻辑设计 | 第33-37页 |
3.5 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设计 | 第37-41页 |
3.5.1 借款人信用风险评估指标选取 | 第37-38页 |
3.5.2 数据统一化处理 | 第38-40页 |
3.5.3 模型验证 | 第40-41页 |
3.6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级模型 | 第41-49页 |
3.6.1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级指标筛选 | 第41-46页 |
3.6.2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级等级标准 | 第46-47页 |
3.6.3 P2P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级模型 | 第47-49页 |
3.7 本章小结 | 第49-51页 |
第4章 P2P信用风险评估系统关键功能实现 | 第51-55页 |
4.1 借款人信用风险预测 | 第51-52页 |
4.2 网络借贷平台信用评级 | 第52页 |
4.3 互金资讯功能 | 第52-53页 |
4.4 问题平台功能 | 第53-54页 |
4.5 平台收益排行 | 第54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54-55页 |
第5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5-57页 |
5.1 结论 | 第55-56页 |
5.2 进一步工作方向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60-61页 |
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