欠条的刑法性质探析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言 | 第8-14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8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8-9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9-12页 |
四、主要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2-13页 |
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13-14页 |
第一章 欠条概述及在刑法中定性的意义 | 第14-22页 |
第一节 欠条的概述 | 第14-17页 |
一、欠条的含义与特征 | 第14-16页 |
二、欠条与相关凭证 | 第16-17页 |
第二节 欠条定性在财产犯罪中的意义 | 第17-22页 |
一、类案统一处理需要 | 第18-20页 |
二、财产犯罪对象非实体化趋势需要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欠条与财产犯罪对象概念归属不能 | 第22-34页 |
第一节 欠条与财物 | 第22-28页 |
一、刑法中财物的界定 | 第22-23页 |
二、欠条是否属于财物 | 第23-28页 |
第二节 欠条与财产性利益 | 第28-34页 |
一、刑法中财产性利益的界定 | 第28-30页 |
二、欠条是否属于财产性利益 | 第30-34页 |
第三章 欠条非财产性质的证成分析 | 第34-42页 |
第一节 欠条非财产性质理论可行 | 第34页 |
第二节 欠条非财产性质实践可行 | 第34-42页 |
一、强迫他人写欠条的性质 | 第35-38页 |
二、非法获取他人欠条的性质 | 第38-4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2-45页 |
后记 | 第45-4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