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1 绪论 | 第11-17页 |
1.1 选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选题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1.3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4页 |
1.4 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4-15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5-17页 |
2 混沌图像加密理论 | 第17-31页 |
2.1 密码学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2 混沌理论 | 第19-22页 |
2.2.1 混沌的起源与发展 | 第19-20页 |
2.2.2 混沌的定义以及基本特征 | 第20-22页 |
2.3 混沌密码学 | 第22-27页 |
2.3.1 混沌图像加密分类 | 第24-25页 |
2.3.2 混沌图像加密攻击方法 | 第25-27页 |
2.3.3 混沌图像加密算法评价 | 第27页 |
2.4 DNA加密编码理论基础 | 第27-30页 |
2.4.1 DNA计算理论基础 | 第28页 |
2.4.2 DNA密码的编码规则及操作 | 第28-30页 |
2.4.3 DNA计算编码的特点 | 第30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3 基于正交拉丁方矩阵和DNA序列运算的图像加密算法 | 第31-45页 |
3.1 拉丁方矩阵 | 第31-32页 |
3.2 LSS-CML | 第32页 |
3.3 基于正交拉丁方矩阵和DNA序列运算的算法设计步骤 | 第32-37页 |
3.3.1 初始值、参数和混沌系统的预处理 | 第33-35页 |
3.3.2 算法设计流程 | 第35-37页 |
3.4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7-43页 |
3.4.1 密钥分析 | 第38-39页 |
3.4.2 直方图分析 | 第39-40页 |
3.4.3 相邻相关性分析 | 第40-42页 |
3.4.4 加密无损性分析 | 第42页 |
3.4.5 信息熵分析 | 第42-43页 |
3.4.6 抗差分攻击的分析 | 第43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3-45页 |
4 基于正交拉丁循环矩阵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 | 第45-59页 |
4.1 循环矩阵 | 第45-46页 |
4.2 基于正交拉丁方循环矩阵的加密算法设计步骤 | 第46-52页 |
4.2.1 初始条件和参数产生 | 第47-49页 |
4.2.2 基于LSS-CML混沌系统置乱 | 第49-50页 |
4.2.3 图像分块置乱 | 第50-51页 |
4.2.4 基于拉丁方矩阵变换的置乱与扩散 | 第51-52页 |
4.3 实验结果分析 | 第52-58页 |
4.3.1 密钥空间分析 | 第53-54页 |
4.3.2 直方图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3.3 相邻相关性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3.4 信息熵分析 | 第56-57页 |
4.3.5 抗差分攻击分析 | 第57页 |
4.3.6 所设计两种加密算法的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57-58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59-61页 |
5.1 总结 | 第59-60页 |
5.2 展望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5页 |
致谢 | 第65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7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