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
| 中英文缩略词表 | 第9-12页 |
| 引言 | 第12-14页 |
| 一、资料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1.1 研究对象 | 第14页 |
| 1.2 纳入标准 | 第14页 |
| 1.3 排除标准 | 第14页 |
| 1.4 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4页 |
| 1.5 统计学方法 | 第14-16页 |
| 二、结果 | 第16-28页 |
| 2.1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| 第16页 |
| 2.2 病例组及对照组早产儿的一般资料 | 第16-18页 |
| 2.3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组发病时的一般临床表现 | 第18页 |
| 2.4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组发病时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| 第18-19页 |
| 2.5 病原菌分布 | 第19-21页 |
| 2.6 病原菌耐药情况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2.7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相关高危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| 第24-25页 |
| 2.8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| 第25-28页 |
| 三、讨论 | 第28-34页 |
| 3.1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| 第28页 |
| 3.2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病原学特点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3.3 引起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3.4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临床表现及非特异实验室检查分析 | 第31页 |
| 3.5 早产儿晚发型败血症发生的高危因素分析 | 第31-33页 |
| 3.6 本研究的局限性 | 第33-34页 |
| 四、结论 | 第34-3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6-40页 |
| 综述 | 第40-5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48-52页 |
| 致谢 | 第52-5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