川西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特征研究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2-22页 |
1.1 选题依据、意义和课题来源 | 第12-13页 |
1.1.1 选题依据 | 第12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1.3 课题来源 | 第13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2.1 “烃源岩”基本概念 | 第13-14页 |
1.2.2 高、过成熟海相烃源岩评价标准 | 第14-15页 |
1.2.3 高、过成熟海相烃源岩评价方法 | 第15-17页 |
1.3 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7-18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图 | 第19-20页 |
1.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| 第20页 |
1.7 主要成果和认识 | 第20-22页 |
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| 第22-27页 |
2.1 区域构造概况 | 第22-23页 |
2.2 区域地层概况 | 第23-27页 |
第3章 典型剖面烃源岩基本特征 | 第27-59页 |
3.1 绵竹清平剖面 | 第27-45页 |
3.1.1 基本地质特征 | 第27-30页 |
3.1.2 有机地球学特征 | 第30-35页 |
3.1.3 地球生物学特征 | 第35-45页 |
3.2 广元东溪河剖面 | 第45-59页 |
3.2.1 基本地质特征 | 第45-49页 |
3.2.2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| 第49-54页 |
3.2.3 地球生物学特征 | 第54-59页 |
第4章 川西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参数展布特征 | 第59-72页 |
4.1 岩相古地理特征 | 第59-62页 |
4.1.1 主要岩相类型及特征 | 第59-62页 |
4.1.2 沉积相的类型 | 第62页 |
4.2 黑色页岩展布特征 | 第62-64页 |
4.3 有机地球化学特征 | 第64-66页 |
4.3.1 有机质丰度 | 第64-65页 |
4.3.2 有机质类型 | 第65页 |
4.3.3 有机质成熟度 | 第65-66页 |
4.4 地球生物学特征 | 第66-68页 |
4.4.1 生境型 | 第66页 |
4.4.2 初级生产力 | 第66页 |
4.4.3 氧化还原条件 | 第66-68页 |
4.5 拉张槽中-北段烃源岩特征对比 | 第68-72页 |
4.5.1 麦地坪组特征对比 | 第68-69页 |
4.5.2 筇竹寺组特征对比 | 第69-72页 |
第5章 拉张槽(北段)下寒武统烃源岩沉积演化 | 第72-82页 |
5.1 绵阳-长宁拉张槽(北段)的沉积特征 | 第72-79页 |
5.1.1 麦地坪组沉积特征 | 第72-78页 |
5.1.2 筇竹寺组沉积特征 | 第78-79页 |
5.2 绵阳-长宁拉张槽(北段)烃源岩的演化模式 | 第79-82页 |
结论 | 第82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6-94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| 第94页 |